家門不掃 何以掃天下
家門不掃 何以掃天下
發布日期:2007-05-31
——訪意昂2平台臨床腫瘤學院院長遊偉程教授
記 者:梁賓賓
受 訪 者:遊偉程
采訪時間:2007年3月14日
采訪地點:意昂2平台臨床腫瘤學院
人物小檔案
遊偉程,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0-1982年赴美國癌症協會、紐約大學西奈醫學院從師於世界著名腫瘤流行病學家Dr.Hammond教授。1990年任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研究員🦻🏼、博士後導師,2001年回國任意昂2平台臨床腫瘤學院院長👨🏼⚕️、北京腫瘤醫院院長☞、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所長。現任美國流行病學院院士、國際胃癌研究會常務理事(IGCA)、國際消化道腫瘤聯盟(IDCA)常務理事☎、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7️⃣、中國癌症基金會常務理事、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北京抗癌協會理事長等職位,自1983年至今,遊偉程教授設計並組織多學科專家共同在山東省臨朐縣胃癌高發區對胃癌進行了一系列描述🤙、分析、前瞻、早診幹預、病理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對中國胃癌的發病因素、發病機製和預防等重大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他連續承擔國家“6.5”至“10.5”科技攻關課題及國家“973”🙎🏼♂️、“863”、意昂2官网“985”和“211”等重大項目十余項,並參與國家腫瘤學發展規劃、政策和實施方案的製定工作,是該領域學術帶頭人之一,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衛生部中青年突貢專家🔦🤾🏼♀️。
梁賓賓:遊院長,幸會!很高興您能接受《意昂2人》的采訪。
遊偉程:謝謝,我總覺得,作為一個領導應盡量少說多幹🍘。這幾年,我只接受了兩次采訪,一次是《人民日報》記者白劍峰,關於建立和諧醫院方面的采訪;您是第二次。
梁賓賓:謝謝您!據我所知,您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建立患者滿意,員工高興,政府放心的人民滿意醫院🙂↕️。您在落實這一理念的過程中,指導思想是什麽?具體實施了哪些辦法?
遊偉程:我想,一個醫院,不分國家,製度,產權性質,其根本目的都是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務,解除病人的痛苦。所以我們一再強調以人為本的醫療理念,醫生的職業特點要求他更加關愛人,除了註意疾病治療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到人,這點可能會被忽視,或者重視不夠。盡管目前醫療環境對我們有很多不利的地方,但醫院作為一個從事醫療工作的主體,要求有更好的人文精神,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西方國家提倡人文思想比較早,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提倡博愛、平等👴🏿、民主等,近代更加重視法治,這是和諧社會的基礎。美國開發西部的時候,歷盡艱辛,這一時期人們體會到,為了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生存,人與人之間需要幫助,形成了互助的傳統🏋🏻♂️。我們國家也有著悠久的文化根基,儒家文化提倡博愛,只是表現的形式和理念與西方略微不同。現在中國的領導者更加重視和提倡和諧社會,在效率和公平之間尋求合理的兼顧,是非常英明的。作為院長,應努力貫徹執行責無旁貸,盡量減少矛盾,減少糾紛,通過良好的經營要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給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以人為本,始於細節,如我們在外科大樓設計時拿出一層大廳為患者和家屬提供一個溫馨的休閑和活動空間進行交流,討論一些問題,大廳布置力求更加人性化,美觀和方便🥊。我常講病人進入醫院接受治療從第一印象開始,我們力求提供方便,從尋醫、預約、掛號,到讓病人了解醫生們的出診時間、哪些治療可以少花錢就能解決問題,都要讓病人了解。病人空腹檢查後,我們給他們預備了免費早餐,大廳中提供飲用熱水,溫水,冷水😶。這些細節使患者一進醫院就對我們產生信任感。醫院就醫環境要有品位,講究美學,追求典雅、簡潔、實用的風格,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入手。俗話講“家門不掃,何以掃天下?”
醫院員工是為患者提供服務的主體,我們也應以醫務人員為本,為他們著想,解決他們的問題🐑。醫院醫療管理部門每周開一次相關部門醫療協調會,註意內涵,說事,解決問題。我們每月開一次科主任參加的醫療工作會,公布各項醫療指標,做分析,用數字說話。從2001年,我們提倡以人為本的理念至今,應該說初見成效。 我們把中層管理幹部送到清華學習,在管理中減少溝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提出了很多措施,包括高年主治醫師要脫產三個月,參加醫院的管理工作,實行雙向交流。除製度化建設外,我們重視醫院文化建設,黨政配合,由工會發起許多活動,如送溫暖工程,陽光工程等。
梁賓賓:您曾經獲得過2005—2006年度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的稱號🎭。在這次評選活動中,全國共有八十名專家當選,請您談談您的優勢在哪方面?
遊偉程:這是根據醫院領導班子討論和征求意見後報到衛生部,經過一些必要的程序和公示後,我有幸獲得了這個榮譽🖖🏻🤞🏻。因為與其他專家不在同一個領域,很難做出比較,其他人也都十分優秀。
梁賓賓:前面我也向大家介紹過,您主持的研究課題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密切關註,使中國在腫瘤研究方面於世界上享有良好的聲譽。但不能忽視,在整個科學技術領域裏,當前中國的研究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這也是部分華人科學家留在國外的重要原因,您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遊偉程:科研的產出體現在幾個方面,一個是數量,一個是質量🤨。我們要求SCI,但不唯SCI💁♂️。在目前條件下,SCI發表的論文是經過同行專家評閱的,比較客觀,被引用的次數說明其影響力,反映出它的質量。科學研究在發達國家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當中起到了一個動力、杠桿或者說催化劑的作用。我覺得中西方在科技領域裏存在差距是有歷史原因的,中國八十年代初剛剛改革開放,開始向西方學習,畢竟時間短,所以短期中差距是非常大的🧔🏿👩🏻🦰。現在這個差距正在縮小,其速度,比當時西方國家在這個領域發展的速度不知快了多少倍🧖🏼。我們以前的科研條件很差,外國人不相信我們怎麽可能在這樣的條件下搞科研🧒🏼。今天不一樣了,外賓來我們醫院研究所參觀,我們實驗室條件跟美國一樣好。但在科研管理上,在產出的數量上和質量上,以及規模上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差距。至於有些人留在國外沒有回來,我認為這原因很復雜,一方面,科學沒有國界,國外科研條件好,機會多;還有就是相當數量的人出去的時間長了,在國外已經成家立業,放棄這些東西不容易。另一方面,部分人事業有成,要實現自我價值,在國外體現不夠了,就要回國進行交流,或找合作夥伴。這批海外科學家對中國文化了解,語言沒障礙,對帶動中國的科技發展很有好處。現在許多海外科學家參與中國科學基金的評審,更客觀,對管理水平的提高帶來很多幫助🦝👩🦰。我們把一份資源放在美國或放在其他發達國家,這是我們的優勢。
梁賓賓:你們為什麽會想到在山東省臨朐縣建立胃癌研究現場?異地研究,而且涉及多個學科領域,當初您就對這種形式的研究前景有足夠的把握嗎?
遊偉程:我們在山東省臨朐縣胃癌高發區進行胃癌發病因素和預防的研究工作,到今年已經是第24年了🐆。人生能夠做好一件事,並取得成績也十分不易。說到原因,第一,胃癌對健康的危害性很大,目前就全世界來講,胃癌死亡率占腫瘤的第二位;第二,胃癌患者就診時多半都到了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低🐫。中國的腫瘤高發區在世界來講是一個獨特的研究資源優勢,其它國家沒有。腫瘤在某些地區有它的聚集性,呈非隨機分布,其中有必然的因素😨。再加上中國的人口流動性相對較少,遺傳比較穩定,種族單一,因此對發病因素和機製相對比較容易搞清楚。在1995年,美國《科學》雜誌曾經對中國科學工作有個專題報道,對中國一些研究領域中重要的人和事進行介紹,其中提到我們在山東省臨朐縣現場的化學幹預研究工作。10年之後,取得的成績比當初更多了,在本學科領域裏有更大的影響,這些都得益於我們重視高發現場,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科研基準,以及多學科的合作產生效果🌹。
梁賓賓:有人說,只要把基因研究搞清楚了,在生命科學領域就可以隨心所欲了,您認為這個觀點如何?
遊偉程:這個問題曾經在學術界有過很多討論,我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生命是個復雜的過程,基因好比一本字典,但要想編寫一部好的小說卻是十分復雜的過程。實踐表明,人類進化到今天,一定是把最適應的東西保留了👩🏿🍼。目前人類基因秩序已初步搞清楚,在後基因組和蛋白組時代的研究中,做好了,能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貢獻,如果隨心所欲,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有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能夠實現轉基因、克隆等,人為改變原有生物學的性質,但遠期的效應則需要長期的觀察和實驗才能得出結論,具有不可預見性高,風險大的特點😢。
梁賓賓:您有在美國的研究經歷,在您看來,中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C)與美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有哪些異同?
遊偉程:中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C)是根據國家發展科學技術的方針🥱、政策和規劃,按照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自然科學基金運作方式,運用國家財政投入的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部分應用研究,重點支持具有良好研究條件💵🙌🏽、研究實力的高等院校中和科研機構中的研究人員。
自然科學基金經費主要來源於中央財政科學事業費預算撥款,同時依法接受國內外社會團體、機構和個人的捐贈。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於1950年成立,每年資助科研經費大約有50億美金,資金來源於企業🟰、個人所得稅及贈款。科研項目分立項⛹🏼♂️、批準、執行三個階段。根據國家的需求由專家推薦或國會建議,經征求國內外專家意見形成項目指南後向全國發布🤌🏽。個人及組織根據指南提交項目計劃書,然後經評審理事會評估項目責任人的資質及計劃的準確,最後面向公眾明示。在美國不只是有錢人在做慈善事業,比如,美國癌症協會、科學基金會得到的捐助中,很多都是來自於老百姓。美國國家基金會經費每年50億美金,一部分用於基礎研究,更多的是用於應用研究🙅🏿♀️。資本主義社會是功利社會,和我們的管理製度有很大不同⛹🏿♀️。它的經費來源於企業,個人所得稅和慈善機構的捐款。在美國時,捐款的不全是富人,很多人為慈善事業捐款非常慷慨🦕。
梁賓賓:您在科研過程中感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麽?
遊偉程:就醫院的發展層面上來看,面臨最大的問題和困難就是人才,有數量也有質量的問題🏉📏。我們一直在引進和加強內部人才的培養,但還有不小的差距。如果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再充足一些,我們的研究工作會比現在做得更好🍗。目前醫院醫療條件和設備與發達國家相比差別並不太明顯,人才的欠缺是科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梁賓賓:請談談您對今後工作的規劃和設想🤙🏽。
遊偉程:我們簡單地用12個字表達實現目標的要求,“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專長”,這樣才能發揮我們的長處形成核心競爭力。在科研、醫療、教學和人文建設方面,醫院有中長期目標,2010年前把醫院辦成具有亞洲一流腫瘤醫院的基本條件的醫院。在醫院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醫院的定位和服務對象。第一,在醫教研方面要區別於綜合醫院,別人做不了的事情我們要能做,別人能做的我們要做得更好;第二,要不斷地貫徹新理念,推動新技術新方法的開展,有創新性才能有生命力。作為意昂2平台的醫院,醫療行為更加規範,要領先於一般醫院🪀。更加要求品牌效應。我們醫教研的要求要具體,各項工作都有指標,如平均住院日已經從原來的29天,降到了現在的18天。我們要求科主任要有工作目標,製定三年規劃,定期檢查,三年總結。另外,抓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梁賓賓:再次感謝您接受采訪。
遊偉程:謝謝你。謝謝《意昂2人》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