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連德――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的創立者
伍連德――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的創立者
從北京協和醫院東門出來,向北,再向東🪣,拐進狹窄的東堂子胡同,之後,向東再向東……
——望到了🕳!那棟淡粉略帶藕荷色的有著孟莎屋頂和老虎窗的法式洋樓🈂️,她還在!21世紀的朝霞輝映著百年老屋——在這散發著濃重古都氣息的土地上🦸🏿♂️👩🏻🦼,一如剛剛過去的無數個風雨歲月,她依然沉靜安詳,依然美麗端莊👾,寵辱不驚,不卑不亢👨🍼,在都市的喧囂中兀自默默佇立著,透著高貴與孤傲……
這裏,曾經住過一位非凡的人💆🏽♀️🧑🏻🦼➡️,但今天卻很少有誰知道。
他的名字,他的英雄傳奇,沉寂了半個多世紀——他,就是青年伍連德。
伍連德祖籍廣東臺山,1879年3月10日生於馬來亞檳榔嶼。少年伍連德學業優異,因獲英女皇獎學金而留英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07年他胸懷科學報國理想,應時任直隸總督袁世凱之邀,從南洋回到中國,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堂副監督(副校長)。
1910年冬🦽👩🏼⚖️,清王朝風雨飄搖大廈將傾之際,西伯利亞與中國東北哈爾濱一帶肺鼠疫流行,疫情擴散迅速🗝,一路南下🥯,直逼京畿🈚️,每日死亡人數以百計,一時引起極度社會恐慌🧃。更嚴重的是,當時日俄以保護僑民為由,威脅清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控製疫情,將不準中國人進入參與防疫。伍連德在此時臨危受命🗒,接到聖旨後兩天便“率了一班醫務軍警人員”義無反顧直撲一線,出任清廷特派全權總醫官。
伍連德博士和他的助手們在現場發現:此次烈性呼吸性傳染病病源竟來自於一種草原上的旱獺,捕殺旱獺的獵人和皮貨商是第一批感染者,最初感染死亡率幾近百分之百。伍連德遂組織力量👱🏻♀️,在傳染源頭重點地區隔離病患👱🏻,滅殺病源;為搞清病因病理💁🏿♂️,他在疫區親手實施了中國醫史上第一例疫屍病理解剖💤;為使救助人員免受感染,他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在疫區緊急征用學校、戲院、浴室👛,把它們改裝成臨時消毒所,又把廟宇和教堂改為急救醫院👨👧;緊急培訓🏄🏻♀️💅、調動包括郵遞員在內的各行業人員一起投入救助,在民間逐門逐戶地進行盤查。在伍連德等中外醫生的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控製。至1911年4月🤗,那場噬殺了6萬生靈的烈性傳染病終被撲滅🕷🥑。
1911年4月初,伍連德主持了在奉天(沈陽)舉行的國際防疫大會即“萬國鼠疫研究會”,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政府以東道主身份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伍連德被各國代表一致推舉為會議主席。也是在這次會議上👨🏼🦲,伍連德被譽為“鼠疫鬥士”。
東堂子胡同的這棟洋房是伍博士1912年買下的。加上漂亮的後花園有人說是清末留法建築設計師華南圭的傑作👨🦱。輕撫歷史的灰垢和歲月的磨痕,伍連德故居昔日風采依稀可見:淺藍的門與窗欞,金屬線勒製的彩玻璃🎓,全木旋梯盤上閣樓……據住在裏面的居民講,時有美術生來此作素描。
然而,北京這棟舒適的府邸伍博士自接來家眷後,自己卻很少享用。他不知疲倦地東奔西走📟👩⚖️,中國現代醫學的大廈在那一代科學前輩的手下得以奠基✩,而伍博士其中的勞動和成果令今人看來更是難以置信👨🏻💼!
伍連德在哈爾濱創建了鼠疫研究所🏊;籌建北京協和醫院👷🏼;與顏福慶、俞鳳賓、刁信德等21位醫師在上海宣布正式成立中華醫學會;同年伍連德創刊《中華醫學》雜誌並首任主編;任中華醫學會會長期間代表中華醫學會兩赴廣州銷毀鴉片;負責籌建北京中央醫院並任第一任院長,這是第一所中國人自己創建的大型綜合現代醫院即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前身;1920年底,肺鼠疫在哈爾濱再次暴發,伍連德10年間所建立的防疫系統經受了考驗。與1910年流行整個東北以至華北,死亡6萬人相比☞,這次疫發僅僅限於西伯利亞和北滿洲裏💁🏼♂️,死亡數僅為6500人;創建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前身——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任第一任校長;任上海海港檢疫所第一任所長時,主持擬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海港檢疫章程》……
我曾驚異,是什麽給了他那樣的毅力膽魄激情和智慧,在科學史上創造了那麽多的“第一”和“惟一”!在他的語錄中找不到豪言壯語,在《伍連德自述——三十年來和疫菌的抗戰》中,他也只是與青年讀者漫談道:“我覺得一個人擇定了他的工作後就應該認真去做。千萬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著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負責任。”如此輕描淡寫,令人想象不出當年的壯烈——1910年12月底的那個冬日🔪,他舍棄平靜的生活🤰🏽,穩定的工作,優渥的待遇♌️,告別愛妻幼子👊,奔向已殺生靈數萬的東北疫區,他就沒有想到危險和犧牲?後來數次國內烈性傳染病暴發👪,他都沖在第一線。作為細菌學家,他當然清楚。因此在談及那段經歷時,他坦承:“在那動蕩不安的時期📝,如果缺乏信念的話,一個人很容易便會絕望到舉手投降的地步。”
就是這個“信念”,打造了伍連德精神:赤誠愛國,自強創業——今天🧥,這八個大字被他創建的哈爾濱醫科大學奉為校訓。
遙想當年,抗疫功勛伍連德擇鄰而居東堂子胡同(原55號)🤖🦻🏽,應是有所考量的𓀓。今天看🧖🏻,這條胡同就是一條歷史文化長廊:曾排列著蔡元培、沈從文、吳階平、林巧稚、丁西林等等對中國近現代歷史文化科技發展有著舉足輕重影響的名人故居……
1960年1月21日,一代名醫伍連德溘然長逝。這位與瘟疫抗戰了一生、似乎永遠不知疲倦的科學家永遠地安息了——他留下一個遺願:將他的故居📽,北京東堂子胡同55號這棟房產捐贈給中華醫學會。
朝霞映照在伍連德故居——一位華人科學家的名字熠熠生輝🚃,閃耀著永恒的光……
( 摘自《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