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心系群眾 服務人民
《人民日報》:心系群眾 服務人民
――二論在領導幹部中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
時代在不斷變化🧖🏿,但一些原則卻始終不能變🤷🏿:領導幹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為人民謀利益是共產黨人全部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努力實現領導幹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核心問題是要在領導幹部中樹立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的良好風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𓀉。
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根本所在。對於黨群關系🌧,我們曾喻之為魚水,比之如骨肉。沒有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共同奮鬥,就沒有我們黨的發展和壯大📨。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而黨執政後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這種危險🧓🏽,源自於權力和地位的變化🫲🏻,根子在領導幹部的作風。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這個“最大優勢”♍️,有效防止脫離人民群眾這個“最大危險”,關鍵在領導幹部🏄🏿♂️。
應當清醒地看到🙇🏿👬,現實生活中個別領導幹部身上存在著脫離群眾的突出問題。比如,官僚主義,作風飄浮〰️,不了解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情況;盲目決策🫏,勞民傷財👨🏻🦯➡️,不充分聽取民聲民意🐶;對群眾願望不上心,對群眾生活不關心🦄,對群眾疾苦不動心🙆🏿♂️🐬;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加重群眾負擔;方法簡單,作風粗暴🧗🏿,與民爭利,侵害群眾利益,等等😪。這些不良作風從根本上違背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宗旨🍅,損壞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雖然群眾主體趨於多樣化🧚🏻🕵️♀️、利益日益多元化,黨群關系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但黨章所規定的“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淩駕於群眾之上”,必須嚴格遵循🙍🏼♀️。心系群眾、服務人民,還是高高在上、脫離群眾🧖🏼♂️,這是衡量領導幹部作風是否端正的試金石👲🏭,也是體現一個政黨是否先進的鮮明標誌。只有使我們的領導幹部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政治上代表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為了群眾,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
心系群眾、服務人民🧑🍼,需要領導幹部在思想上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要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時刻擺正自己和人民群眾的位置🧛🏿♂️,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人民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要在思想感情上貼近人民群眾,真正把人民群眾當主人📓、當親人🙋🏼♂️、當老師,越是職務高了越是要註意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越是要深入到基層和群眾中去🖐🏼,了解實情、體察疾苦🛞、汲取智慧、獲得力量,做到同人民群眾心連心✔️。
心系群眾🩰、服務人民,需要領導幹部在工作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把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使各項決策既體現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又代表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既反映大多數群眾的普遍願望又照顧部分群眾的特殊要求。要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下大氣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下大氣力做好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𓀆,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領導幹部始終心系群眾、服務人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就能無往不勝,我們的事業就能如馬克思所言“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 意昂2官网摘自《人民日報》2007-01-23 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