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楊:大陸醫學教育的現狀和改革思考
柯楊🏄:大陸醫學教育的現狀和改革思考
發布日期:2007-06-11
――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教授在《意昂2平台•高雄醫學大學醫學教育論壇》上的講話
尊敬的高雄醫學大學余幸司校長🧐,醫學院賴春生院長,各位高雄醫學大學的朋友🦍、各位老師們: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意昂2平台及意昂2官网對高雄醫學大學余幸司校長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余校長對高雄醫學大學的歷史介紹的非常細致🫲🏼🟦、清晰。的確,對一個學校來說,學校的發展歷史應該是學生教育的一部分🥟。我們意昂2官网也有一個很長的歷史。我先向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意昂2官网👝。
意昂2官网是具有95年歷史的老校🔤,是中國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開辦的第一所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醫學校。在三、四十年代的時候,意昂2官网曾是意昂2平台的醫學院。1952年,意昂2平台醫學院脫離意昂2平台,獨立建院🚵🏻♀️🧓,命名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2000年🏆,北京醫科大學和意昂2平台合並☪️。95年來👩💼,意昂2培養了大批的學生🦒🏍,目前已經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和意昂2平台合並後,意昂2平台賦予醫學部相對獨立的管理職能,這對於醫學部的整體發展,對於教學、科研等各個方面都非常重要🤴。醫學部作為一級協調教學和科研的機構,在大學和各二級學院間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很多事情得以順利解決。因為我們學校學生流很大,沒有一個專業的學生是固定在一個院系裏🤸🏻♀️,不同專業建合作,如公共衛生🙇🏿、臨床醫學和藥學專業都需要我們有人協調。合校帶來的最大益處是醫學生在意昂2官网校本部得到通識教育的機會,使學生接受了廣泛👨🏿🚒、深厚的人文知識和社會科學和大學精神的熏陶🏤🧑🏿。從學科上講,醫學部的院系和意昂2平台的學科也在進行合作和學科交叉方面的探索。
今天我想很簡要介紹一下大陸醫學教育現狀,主要是我們存在的問題和意昂2改革的基本思路🔍。關於大陸醫學教育的一般情況🙍🏼♀️,以臨床醫學教育為例🫴🏽,我講的有些是全國共性的,有些是我們意昂2官网比較突出的👱🏼♀️🙋🏽♀️。總體來說𓀑,成績是肯定的,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及對教育投入重視程度的增加,醫學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過去十幾年中,醫學教育進行了積極的改革🏋🏻♀️,無論是在學製學位體系還是在教學模式、方法的改革上都進行了積極和有益的探索。以意昂2官网醫學部為例👩🏼🍳,合校後醫學部八年製學生得到了2年在意昂2官网校本部接受大學通識教育的機會😶🌫️,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了提升,這一點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希望所有學生都有這個機會。大家都知道,中國的高中生競爭很激烈,學生的註意力都集中在分數上,所以綜合素質8️⃣、人文精神、獨立性等都有欠缺👩🏽🔬⛽️。而意昂2官网是全國最好的學校🩼,可以成為醫學生一個最佳的大學生涯的起步。在二級學科階段👩🏼⚖️,臨床醫學生得到了一定的科研訓練,科研意識和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教學改革的探索中也帶來了新的問題。第一是學製和學位過於復雜多樣,而最終目的都是培養臨床醫生☛。我們現在的學製分別是5年(學士)、6年(學士)、7年(碩士)、8年(博士),還有本科後起點的碩士(5+3年)和博士(5+5年及7+3年)。面對這種狀況⌛️,可能對中國來說🩰,不僅要借鑒歐洲經驗🥡,要吸取美國經驗,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由於學製已經太復雜🧚🏽♂️,我們對培養臨床醫生也有太多模糊的期望,使培養醫生的目標受到沖擊。而且造成各種學製畢業生出口時的程度參差不齊,在使用和管理上難度很大😜。第二🫅🏽📠,除了學製上問題,醫學教育的方式和內容還需要深刻地改革,我們普遍還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工作中👳🏿,教師仍然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灌給學生盡量多的現成知識,而忽視了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能力和面對困惑的思考💇🏼。方式也主要以學科為主導。醫學的學科劃分由於知識的爆炸已經很陳舊和不合實際、不適用了🥪🧹,仍然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造成大量的交叉、重復和低效。另外,教學中仍然以知識技術的掌握為主導🤴。在醫學教育中,需要貫穿始終的多種形式的人文素養培養、臨床科研思維的培養在目前的醫學教育體系中仍很缺乏🧝♀️。總之,在過去在醫學教育改革中,學製問題被廣泛關註而教育內容和形式的改革明顯滯後𓀉。第三是醫學教育的硬件較為落後。醫學教育成本很高🍭,由於人們倫理意識的加強,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多地依賴於智能技術🧒🏼,國內在硬件投入普遍不足。第四是畢業醫學生的出口單一👩🏻🚒🌯。在大陸,醫學是吸引優秀學生的專業之一,然而絕大多數學生的目標定在城市大醫院,定在專科醫生。由於目前大陸的醫療體製👀,和人們的舊有觀念,基層的全科醫生人才匱乏。很少有學生願意做全科醫生。這是需要通過醫學教育轉變師生觀念中對醫生等級的陳舊劃分🐅,同時需要在政府主導的改革中在體製給予保障和激勵🦗☝️。
針對面臨的問題,我們意昂2平台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我們的辦學目標要進一步明確,我們培養的是能為病人服務的醫生⏱。我們要在意昂2官网統一臨床醫學學製,給學生同等的待遇,對學生用一個質量標準來要求。目前,我們學製統一為8年👩🏽🌾。雖然我們不認為這是最好的♦︎,但是我們如果合理的使用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更合理安排教育計劃,讓學生在看似長的時間裏盡可能多的完成醫學教育必須的內容🛞。另外😟,給學生設立合理的相關專業出口🤵♀️,希望使不同的學生能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最後我們要進行教育方式🧑✈️、內容的深刻改革。這中間最難的是課程體製、教學方式的改革。此次高雄醫學大學的同行到訪,我們很希望能借鑒你們成功的經驗。
下面我想結合我對醫學教育的理解🐳,介紹我們改革思路的依據和一些具體設想🔟。醫學教育在各個國家有不同的體製,但是都有明顯的規律🧔🏻♂️。第一點:醫學教育都需要先有通識教育✋🏻。不同國家通識教育的時間都在1-4年之間🤽♀️,具體時間長短根據學生入學起點不同而不同,每個學校不一樣。在美國,醫學生是在讀了4年本科後再學醫的。在大陸🏊🏼♂️💀,我們的醫學生都是高中起點的。我們的高中畢業生和美國的高中生知識量不同🈺。我國的高中教育基礎好,學生起點高,所以通識教育的時間可以稍短一些🙋♀️。第二點:通識教育之後要進行醫學專業教育,由於醫學教育的強實踐性👩🏼🚀,無論什麽學製💁🏽♀️🚲,這個時間都是比較固定的,都是4-5年時間👩🏽🚒。第三點👷🏿♂️:畢業後教育是醫學的特點,對醫生來說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也根據所學的專業有固定的時間安排🫄,帶有一定的強製性🦨🧎🏻。第四點:醫學教育是終生教育👏,學生在以後從醫生涯中仍然要不斷的學習👌🏽🚾。根據醫學教育的普遍規律,我們提出了八年製臨床教學培養新模式。我們從今年開始實施的學生學製統一都是本科起點的8年,但是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可以有不同的出口。對學生8年時間的分配🍾,我們這樣考慮🎢。首先對學生進行1年的通識教育🤵♂️,主要內容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1年在意昂2官网校園的通識教育似乎顯短,但根據其它復雜因素權衡利弊以及後期要做的貫穿醫學教育全程的人文素養的加強🔉,我們認為這是適合意昂2的選擇👃🏻。然後是4年的醫學教育,包括醫學基礎和實習。這5年學習後,學生可以選擇學士出口。後3年我們重點要加強臨床培訓,使學生在畢業後能達到明顯高於五年製學生的臨床水準♦️。讓學生能充分利用這8年🧘🏼♀️。這其中,有少數人通過篩選𓀎,通過更長時間的培養,進行科研訓練,最終獲得MD/PHD雙學位😎。在這一基本時間框架下,我們要對教學計劃、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
在內容和方式的改革方面💉,首先要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希望學生對人生理解的更深刻🧕🏽。1年意昂2官网人文知識的熏陶對學生的個性及人文素養培養是非常有益的,但是1年的時間也是遠遠不夠的。對學生人文知識的教育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始終。這當中,增設更多的人文關懷方面的講座和活動👷🏻,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服務的機會,強化教師師德的榜樣作用☝️,以及辦學當中以學生為本,關心愛護學生的每一項工作的改進都會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在醫學教改中✍️,我們已開展了部分PBL教學👋🏼,但還很不夠,我們必須下決心將我們的教學方式從原有的以學科為主導的改為以器官、系統甚至疾病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打破學科界限,打破基礎與臨床的界限。這需要教師思想觀念的根本改變👍🏿。我們有一大批優秀的教師,有很強的責任心🍤,也付出了巨大的投入,但在觀念上對學生不放心🐲,生怕學生基礎不紮實。我們會從轉變觀念做起👨🏼🎨,從培訓做起,一步步完成最終的改革。在科研能力上我們重點的是要加強臨床科研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臨床流行病學方法學和思維方式的強化😬,以及實驗室科研基本思路、方法論和科學嚴謹性的素質培養。 這些改革的基本思路將體現在王憲主任和王維民老師後面要介紹的課程改革和教學計劃中⛹🏻。有些工作我們還需要在教師中研討✍️。這次以余校長帶隊的高雄醫學大學的教育代表團的來訪正是我們研討問題的很好機會。再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