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
![]() |
10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胡錦濤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
團結奮鬥創偉業,繼往開來寫新篇。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胡錦濤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的報告🎃。胡錦濤指出,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大禮堂,氣氛隆重熱烈。主席臺上方懸掛著“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會標,後幕正中是鐮刀和錘頭組成的黨徽,10面鮮艷的紅旗分列兩側🥷🏼。二樓和三樓的眺臺上分別懸掛著“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的橫幅。
在主席臺前排就座的大會主席團常務委員會成員有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幹🥪、王樂泉、王兆國、回良玉🙉、劉淇🫱🏻、劉雲山、吳儀、張立昌、張德江👌🏿、周永康、俞正聲、賀國強👨🏼🚒🚵♀️、郭伯雄、曹剛川、曾培炎🧑🏻🦱、王剛、李鵬、萬裏、朱镕基🙍🏼♂️、李瑞環⇨、宋平😳🧑🏿🏭、劉華清、尉健行🙍🏿♂️、李嵐清、徐才厚🤰🔌、何勇、王忠禹。
大會由吳邦國主持🧙🏿♂️👏🏽。上午9時,會議開始時,在雄壯的樂曲聲中,全場起立,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後,全體同誌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已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
吳邦國宣布,黨的十七大應出席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共2270人,今天實到2237人。他對列席大會的黨外朋友和有關方面負責同誌表示熱烈的歡迎。
胡錦濤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所作的報告共分十二個部分:一、過去五年的工作;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五、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六、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八🔩、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九、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十、推進“一國兩製”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十一、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十二、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胡錦濤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二0二0年的奮鬥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胡錦濤強調,全黨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人民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胡錦濤在報告中回顧了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各項事業取得的新成就:經濟實力大幅提升,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民主法製建設取得新進步,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社會建設全面展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對臺工作進一步加強,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紮實推進🈁。
胡錦濤在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後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在談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時,胡錦濤強調,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胡錦濤在報告中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關於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胡錦濤指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完善基本經濟製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深化財稅、金融等體製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胡錦濤在報告中強調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體製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要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加快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製約和監督機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胡錦濤指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𓀓。
胡錦濤強調,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要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社會📟。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製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關於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胡錦濤指出,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全面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必須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加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全面加強🃏、協調推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胡錦濤強調,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製”實踐日益豐富🧜🏽♀️。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製”、“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按照“一國兩製”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我們鄭重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祖國分割出去。
胡錦濤指出,我們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繼續同各國人民一道,為實現人類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胡錦濤強調,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繼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著力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著力增強黨的團結統一;不斷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著力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全面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切實改進黨的作風,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胡錦濤最後說,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萬眾一心,開拓奮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胡錦濤報告過程中,全場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作為來賓列席大會的有現任和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黨外人士,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主席、在京副主席、名譽主席🔸、在京名譽副主席和無黨派人士,以及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在京常委中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何魯麗、丁石孫、成思危👉🏽、許嘉璐、蔣正華🧛🏽♀️、韓啟德、帕巴拉·格列朗傑、羅豪才、張克輝2️⃣、周鐵農、黃孟復🧑🏼🎄、張懷西、李蒙🏄🏿、董建華、張梅穎、張榕明、王光英🔤、孫孚淩、萬國權🔉、王文元、蔣樹聲🚽、林文漪💓、袁隆平等,他們在主席臺貴賓席就座♖。黨內有關負責同誌也列席了大會。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