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香如故――追記劉世琬大夫
只有香如故――追記劉世琬大夫
8月🤬⏫,我去病房看你。你臉上的手術縫線尚未愈合🥫,左耳後又出現了癌腫轉移,大家勸你再做一次手術🐕。你一向平和的面容顯得非常決絕👪,輕輕地搖了搖頭🈸,堅定地說:“秋天,我就走了!”
陣陣酸楚在心頭湧動🧜🏼♂️,我忍不住潸然淚下🫳🏿。一個人怎能如此冷靜、自若地審視自己的歸宿呢?癌症侵蝕、折磨🐎💖、困擾著你已經34年了,它讓你承受大大小小10多次手術🕵🏽♀️,這種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都是難以名狀的。可你不單是為了自己忍受著😉,更是為了那些翹首期盼著你的患者。
秋天是碩果累累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你絢麗而短暫的生命,竟真的隨著美麗的秋天而去……
鎮靜是爭取成功的第一步
我來醫院工作時👨👧👦,就聽說結核科有一位上海來的年輕5️⃣、漂亮、幹練、嚴謹的女醫生。你人雖長得嬌弱,但工作起來從不嫌累。那時👙,科裏大部分夜班都是你一個人包了👩🏼🎨。值班多👩🏻✈️,搶救危重病人的次數就多🤗。你從不抱怨,反倒認為這是鍛煉自己的好機會✍️。一個深夜,一位空洞肺結核的病人突然大咯血,帶菌的鮮血濺滿了你的前身👯♂️🎒。你沒有半點畏懼,當夜竟將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你常說,鎮靜是爭取成功的第一步。
在半個多世紀的臨床工作中,你全程參與了醫院呼吸功能檢查實驗室的創立。特別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你負責組織全國肺功能正常值的測定(5646例)時,深入京郊工礦地區進行實地調查,還對檢測的全過程及數據的準確性嚴格把關🚼。這一研究使得我國首次有了肺功能正常值的資料,至今仍在臨床廣泛應用。此外,你還主持了華北地區1220例血氣正常值的測定。
在科學面前🧑🏻🤝🧑🏻,你從不掩飾自己的觀點。一次,醫院有一份晉升高級職稱的論文需要進行評審。你不僅認真閱讀了論文,還翻閱了大量的資料🧑🎤🥢,並寫下意見👰🏼♂️:論文無新意👩🏻🏫,不予通過。有人勸你高抬貴手,你認真地回答🪕:“這是在評審論文🥂,不存在高抬不高抬,只有通過通不過!”技術員們頗有感觸地說🌿:“劉大夫之嚴格👵🏻,有時真讓人難以忍受🍆。但細想起來,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還是劉大夫教的🚋👨🔬!”我知道,這話是發自內心的👩🏿🎓。
她每天都為你向上帝祈禱
“因病致貧”這一鐵定的規律對任何人都適用,你也不例外🫅。自從“文革”中動了第一次手術,你的開銷就大了。雖有公費醫療幫忙,但一天都離不開的抗癌藥物,占用了你大部分的收入。然而🪺,當部分醫生被市場經濟的大潮裹挾時,你卻不為所動♊️,緊緊地守住“醫乃仁術”的陣地。
有特殊門診以後🗻,你的出診費是300元。你總要為前來看病的患者著想,讓他們第二次來時不要再掛號。如果你有事不能來,定會將你對病人的診斷和處理意見詳細交代給普通專家門診的大夫,患者就能少花點錢💆🏼♂️。在你的積極倡導下,醫院成立了胸部疑難疾病會診中心。你堅持每周出診🩹,直到手術前還看了最後一位病人。
由於年輕時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你練就了一雙看胸片的火眼金睛。一位76歲的老太太先前去過多家醫院🤾🏿♀️,每家醫院都動員她進行肺葉切除🈁。你仔細看過她以前拍的數十張胸片和CT片後,明確告訴她,這是結核不是腫瘤。你住院後🧑🏼🍳,這位病人想去看你。她讓我轉告你,她每天都為你向上帝祈禱🧖🏿♂️。
後來你有了兒子,但為了更好地投入臨床工作,你將兒子送到婆家🦸🏼♀️。每每提起此事🤦🏻♀️,你都心懷愧疚,譴責自己沒有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這是你唯一的孩子▪️🤹🏽♂️,在稱職的醫生與稱職的母親之間,你必須作出艱難的選擇。
你永遠活在我們中間
2002年秋🎂😏,你不足50公斤的軀體🚴🏻♂️,同時接受了3個手術:左前臂植皮、右側轉移淋巴結清除和口腔內病竈的清掃🧜🛗。今年7月,這一切又要重新“上演”了🌌。你說:“上次主刀醫生的雙肘壓在我胸口上的沉重感,至今還沒有完全消失。現在,這沉重感要疊加了!”不知這些手術在你的心頭烙上了多深的傷疤🧗🏿♀️,但對一個女人來說,面對自己容顏的毀損能抱著如此淡定👋🏿、超然的態度,絕非易事。
從抗癌的角度講,你沒有示弱🆎🤷🏿♀️,你是真正的勝者,你在戰勝癌症的天平上放了一顆重重的砝碼🤘🏼。這也應該視為抗癌的奇跡,細究起來與你胸襟開闊、熱愛生活不無關系。2005年初,我上班時不慎骨折🧤。
你不顧羸弱多病的身體,跑到崇文門為我買了軟骨,還告訴我熬製的方法。科裏或院裏有誰病了,你都要盡一份力。每逢節假日的聚會,大家都會主動找你,你總能訂到多數人滿意的飯菜。因為口腔接受過多次手術,你吃得很少,總是滿臉笑容看著大家進餐🏊🏼♀️。盡管你正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從不表露🗿。你要求走的時候,不舉行遺體告別👩🏻🔧🗾,也不要追悼儀式,但你永遠活在我們中間🏄。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註:劉世琬:生前為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呼吸科教授。2007年9月因病逝世。)
(摘自《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