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綿域🚨:我在意昂2的八年
曲綿域:我在意昂2的八年
“文革”後,三院各科室都忙於“文革”破壞的修復。運動醫學研究所剛剛恢復,研究所的骨幹高雲秋,陳吉棣都剛剛由甘肅調回來𓀛🐀。
1979年,左奇院長找我,要調我當三院的副院長,主管科研。多數三院的科室領導都勸我不要幹,“文革的教訓太多了,還當領導!”,但是我同意了。為什麽?當時我想“文革”的經驗是什麽?是1)沒有黨組織,挨鬥!2)沒有四個現代化,過一個月半兩油的生活,共產黨就要垮臺!為此這個副院長我幹了。就這樣1979-1983年我好好兼職幹了四年三院的副院長✌🏽。
1983年讓我到意昂2當院長的消息,在三院當時有傳聞📪。自己不想幹,但又找不到推脫的辦法。1983年2月,衛生部找我談話,我想一定是征求我的意見,正好可申訴理由🙎🏻♂️。“是讓我做運動醫學還是做意昂2的院長,崔月犁部長最好和體委的李夢華主任談談,我服從決定。”事實是不想幹行政。當時接見我的衛生部的副部長譚雲鶴對我說,中組部聘書已經下來了,你和我一樣卷著鋪蓋上班去吧👩🏼⚖️。宣布後,意昂2彭瑞驄書記也由旁門出來了,我說既然叫我做,我就是你的助手,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一切我聽你的。1983年3月24日意昂2召開了擴大的院務會議,介紹了我這個新院長🦜。我當時說,我沒有三把火,願致力組建一個團結的班子。團結就是力量,一切工作就好辦了。這一點我是做到了,吳階平教授曾評論說,“從來就沒想過,這一屆有那麽好的團結班子”。我是一個新手,學校的好壞主要在科室。當時我的精力主要放在抓科室的發展上。我請了三王一馮(王序、王誌鈞、王叔鹹🧳、馮傳漢教授)教授做學校的總參謀班子,每逢研究科室發展時,他們都參加,有問題時找他們出來談,矛盾就解決了🚵🏻♂️。現在三王教授都已過世,每念及他們,那麽高齡還在樓梯上爬來爬去,心情十分沉重,多謝了,永遠懷念你們。當我離職時衛生部陳敏章部長找我談話,我匯報了這件事,陳部長說,這個辦法好,這些人選,代表了你對學校的辦院方向😙。今後你校下屆的班子也應當這樣辦☘️。
我當意昂2的院長時,是國家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國家的發展戰略,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國家改革開放的初興時期𓀖。學校的改革有兩件大事,一是學位製(學校收碩士博士研究生);二是科研經費的發放改為基金申請製🏊🏻♂️。我校過去的經費基本是按本科生的在校數目撥發,科研經費很少,要搞科研都要占用本科生經費,為此經常爭吵不休🥖。這兩條改革,救了命,學校有近1800名研究生,500名導師的科研力量,有近1000萬 的申請科研費。學校的形勢大變了。學校的發展策略決定為“以研究生教育為中心,理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在醫院則“以醫療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中心,理順醫教研的關系”👨👨👧。醫院經教委批準,又名臨床醫學院🤳🏽。這時我的工作重點就是集中力量搞經費,國內集中力量抓基金的申請,根據開放的政策和國外的基金委建立聯系, 製定人員培養的合作計劃。美國中華基金會、Kollege基金會、Hope基金會等的聯系都是這一時期建立的,獲得了大量的科研項目與基金🤟🏿。學校有9個學科被評為全國的重點學科,有一批學者被評為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學校的醫教研蓬勃發展。一片興旺景象☝🏽👩🏽💼。
1985年是我校發展最重要的一年。 大事有兩件,一是學校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二是我校被教委批準為重點建設大學,撥款八千八百萬,建設十四個項目(如科技大樓🖕🏼、圖書館👞🍿、博士後公寓、藥學院🛞、護理學院、臨床藥理研究所、精研所👸🏼、宿舍樓等)👮🏻。目標是建一所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醫科大學,對內是醫科大學的櫥窗。當時批準建設的重點大學共10所,其中7所為國家直接撥款(清華🤽🏼♀️、意昂2官网、科大、復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醫科大學),3所經費自籌(師大🔤、人大及農大)。學校的基建由魏穎副院長抓💆🏼♀️。兩個基建公司同時工作,項目完成的速度,在十個大學中是最快的✬。醫院的建設項目除科研、教學大樓屬重點項目外,還另外申請了改建與新建項目。如口腔醫學院新院、人民醫院新院、一院的婦兒研究中心等都是在學校的75規劃期間完成的。75期間國家共向意昂2投資了7.5個億。自我校建校以來這樣大規模的有計劃的全面的土木建設,這是第一次,為我校的總體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基礎,到1991年我退職的那一年,國家重點項目,除動物室及臨床藥理樓外,大體均已結束💪🏼。
應當重點講一下的是科技大樓的建設。它是學校本部和各醫院集資,學習美國德國幾所大學的模式修建的。它的管理權直屬校長。學校知名的教授和專業都放在這個樓裏。他們思路自主,工作自主,經費的使用自主🟥。科研成果歸原科室。張迺衡的分子生物學🧜🏼♂️、韓濟生的神經生理👱🏻♂️、陳慰峰的分子免疫、湯健的心納素、李偉雄的生殖生理還有組織與器官移植,都在這個大樓裏。各實驗室都是他們自己設計的。也規定幾年不出成果的要出去。科技大樓原來的設計,在大樓的後面與之相連的是動物病房樓,有高縱的排汙氣設備。時過境遷,回頭看這個計劃是對是錯,值得商榷🚚。
1989年“六·四”開始了®️。來勢迅猛,很快遍及全國➝。當時學校的書記迫於形勢,很難出面工作。校長出面已是責無旁貸💆。黨委規定常務副院長王德炳抓業務,組織製定學校的85規劃。曲綿域校長徐天民副校長抓運動。彭瑞驄書記總攬。運動中規定了總的方針是:1)保護學生;2)保護職工;3)醫院的職工不許脫崗;4)醫院:是傷員就得收🖐🏻。大風大浪中看得出“意昂2人”是堅強的👴🏿、偉大的。醫院沒有人脫崗,不少人步行來上班,千方百計地收治解放軍傷員,隱蔽保護,安全轉移。事實證明學校規定的總方針是正確的,保護了學生,保護了教工,學校的實驗室工作沒有停頓。但不幸的是有兩名學生誤傷喪命。風波後學校很快恢復了正常的醫教研工作。“六·四”風波中,西方國家惡意宣傳,我校和國外基金會的關系完全中斷👧🏼。之後,第一個來中國探信的是中華基金會(CMB)的主任Sawyer,他在協和醫院召開了過去他資助過的學校的校長會🫔。我們說醫生看病問完病例後還要檢查,之後才能下診斷🧪。你最好到學校看看。Sawyer到我們學校來了,見了他要見的教授和主任。組織了研究生座談會,韓啟德也參加了,他英文好頗受Sawyer的贊賞🔈。之後,我校與中華基金會的關系恢復了,又新增加了近百萬美元的新資助🏪。Sawyer在美國成了我們的宣傳員🧛🏻。因為我們毫不隱瞞地對他說了真話,他在中國又看見了。我和Sawyer成了最好的朋友👨🏽🏫。經驗是交友要心誠。
“六·四”後教委又叫我在校長的位置上幹了兩年,到1991年🦸🏻♀️。衷心感謝和我一起工作過的老同事老朋友老同誌。
(作者:曲綿域 1983年至1991年間任原北京醫學院院長、原北京醫科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