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 醫學人才培養以“5+3”為主
“十二五”期間 醫學人才培養以“5+3”為主
發布日期:2011-05-31
5月28日,衛生部和教育部發布《關於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幹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將首先優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結構,構建“5+3”(5年醫學院校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原則上不增設醫學院校和臨床醫學專業點,相對穩定總體招生規模𓀓,但將新建一批國家醫學實踐教學示範基地和國家轉化醫學平臺。
《意見》指出,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目標是建立一套有效的調控機製📶🦄,使醫學人才培養規模和結構與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相適應🧍🏻♂️。優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結構,原則上不增設醫學院校和臨床醫學專業點,調控和穩定臨床醫學專業招生總體規模,對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規模過大的省(市)、高校縮減招生數量🫙。推進臨床實踐教學能力建設,加強臨床教師隊伍建設🤼♀️💖,明確附屬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教學責任和義務⚅,把教學工作水平作為聘任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重要條件。深化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製改革,大力推進醫學與其他學科的資源共享🚶🏻➡️、學科交叉融合🦶🏼,同時教育部、衛生部將共建一批地方醫學院校💅🏼。加強臨床醫學教育質量評價製度建設,兩部將共同組織實施臨床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工作,2020年完成高等學校臨床醫學專業首輪認證工作🥦🫳,建立具有中國特色、與國際醫學教育實質等效的醫學專業認證製度🤶🏿。
另據了解🐳👷♂️,兩部還將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加強合作👩🏻🦰,依托高校附屬醫院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一批國家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與財政部等部門合作,依托一批開展醫學教育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建立轉化醫學平臺,促進基礎醫學、生命科學等多學科研究成果向臨床醫學轉化😗。
(來源🕵️:健康報)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