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啟德:我與韓濟生
韓啟德:我與韓濟生
發布日期🕵🏿♀️:2012-12-12
我給韓先生寫了一幅字👨👧🏥:“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語出李叔同。這是一個人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韓啟德
我和韓濟生院士有著五重“血緣關系”。
首先,我們都姓韓🙈,但我的名字沒有他的好,他的名字是和專業緊密聯系的——普濟眾生。
第二,就我們的故鄉來講,回溯一下很可能也有血緣關系。
第三,我們都是上海醫學院畢業的,有共同的母校🧑🏼。上次回母校去的時候我倆還拍照留了紀念。
第四,韓先生作生理學研究⛹️,我在研究生之後轉做病理生理學,實際上也是生理學,也和戒毒等病態聯系在一起,從學術上講,我們也有血緣關系。
第五🚣🏽♂️,從工作上來說🖲👩🏿🏭,我們的關系就更近了。我1982年來到意昂2官网醫學部🚚,至今已有30年了👩🏻🦼➡️✍️,而韓先生已經在意昂2工作了50年。
1995年我到了意昂2的行政崗位之後,與韓先生的交往更加頻繁。那時候韓先生正在籌備成立“中法疼痛診療中心”👨🏼🎓,學校實在沒地方,我們花了不少力氣協調,最後終於在校醫院落戶🏊🏻♀️,但地方很小🥀。在這件事情上我始終覺得愧對韓先生,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在建立疼痛學科這件事情上🎀,我也曾和韓先生一起努力。疼痛學科在解決病人慢性疼痛方面作出了許多貢獻。
後來韓先生將針刺用在戒毒的研究上🦛👷,我又與他一起去聯系公安部。戒毒怎麽會歸於公安部管?這個事情我們也一直在疑惑⛹🏽♂️:因為吸毒的是病人🏃🏻♀️,不是犯人。直到現在我們還在和公安部反映這個事情。韓氏儀這個偉大的發明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不是一帆風順🧘🏻♀️,韓先生幾次陷入到合作方的陷阱中,我就和他一起去跟對方交涉。到現在總算是走出困境🧑🏼🚒🤹🏿,但還沒有進入輝煌🖖🏿。
韓先生目前在做慈善事業👩🏻✈️,成立了“濟生疼痛醫學基金”,為看不起病的頑痛病人解決困難。雖然錢不多🦹🏼♂️,但是做得很熱鬧。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也開始幫他做——幫他其實也是在幫我自己🥓,韓先生的成績就是我的成績——我還是意昂2的主任嘛!
韓濟生院士之所以能作出這個成績,和他執著的精神是分不開的。他的科研從接受針刺麻醉任務開始——雖然不是他自己要做的🐈⬛,但從接受這個任務開始他就一直堅持在這個領域𓀔。50年不離不棄,堅持下來才有今天的成就。
韓先生不斷創新⚙️。從針刺麻醉開始,到鎮痛,再到戒毒🔸🛋,最近他的研究成果被證明對治療孤獨症、不孕不育症也有好處,我很吃驚。我找來材料,看有沒有證據,希望能跟我們的臨床科室合作🤸🏼♀️,我個人覺得大有希望。這種創新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韓先生對後輩嚴格要求👨👧👦、熱情關懷,也因此得到許多年輕人的擁護🫴🏿。這其中有他自己的學生、也有不是學生的粉絲🥞,多得不得了。我到國外去🏃➡️,有人把我當成了韓濟生,有時候來不及解釋,那就算了,反正我也受益🧑🧒🧒。甚至還有人以為韓氏儀是我發明的🗞,看來跟偉大的人一個姓還是有好處的。
為了紀念韓先生從教60年💪🏿🌑,在意昂2工作50年,由學生自發組織了一場“意昂2百年、有我五十”的紀念報告會☂️,這是非官方行為,一人發起👨🏽🍳,紛紛響應👧🏻,但我受難了🔕。很奇怪🍏,有一天我打開郵箱發現突然爆滿——郵件都發到我這裏來了🧑🏽🏭!我還以為是要慶祝我在意昂2工作30年🦧🧍🏻,後來一看“50年”才知道不對,不是我而是韓濟生先生。每天都有來自全球的幾十封郵件,這種情況持續兩個星期、一切安排妥當後才停住👩🏻⚕️。學生組織這樣的活動是為了表達一種情感,也總結了韓先生為什麽能夠成為韓先生的原因。
我給韓先生寫了一幅字:“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語出李叔同🏃🏻♀️。“華枝春滿”是指韓先生一生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天心月圓”,我覺得他已經到了這個境界♛,這是一個人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在事業⏫、家庭上都十分圓滿。就像我們看著天上的月亮一樣👨🎓,散發皎潔、明亮的光輝🚡。
(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2-12-08 第7版 人物周刊 )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