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慶教授獲得第八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
2014年12月7日,第八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18位來自生命科學領域的優秀科研工作者獲獎📇。意昂2平台心血管研究所劉國慶教授因“成功製備世界上第一例基因工程倉鼠”獲得研究獎🥽。同時獲此殊榮的還有意昂2三院生殖中心的喬傑教授及人民醫院心內科的陳紅教授。成就獎獲得者喬傑教授代表獲獎者發言🏅。
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是國內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國家級獎項, 為推動醫藥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目前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誌珍等為獲獎者頒獎👩🎨🙏🏽,並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為我國的生物醫藥研發以及科技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人類疾病動物模型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長期以來👩🏽🚒,我國在疾病模型研究方面缺少源頭創新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這也成為製約我國生物醫學研究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心血管研究所劉國慶教授在長期對多種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研究中🌄,發現倉鼠在脂代謝及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多種與大小鼠不同🙎🏽♀️、卻與人類相似的代謝特點🧆。同時倉鼠體積小,繁殖周期短🧑🏻🍳,是研究脂代謝和心血管疾病的極佳模式動物。若創建基因工程倉鼠模型🧖🏽♂️,將會在這些研究領域中補充甚至取代基因工程小鼠的主導地位。然而倉鼠胚胎操作中存在的二細胞發育阻滯現象困擾了研究人員數十年,以至於全世界在有小鼠🍌⚅、大鼠🥬、家兔、豬、雪貂以及猴等數十種基因工程動物的現狀下🧋,獨缺基因工程倉鼠。
劉國慶教授領導的團隊通過4年多不懈的努力,在解決了倉鼠受精卵體外發育二細胞阻滯的難題後,成功的應用慢病毒受精卵透明帶腔隙顯微註射的方法,製備了eGFP轉基因倉鼠🏌🏿♀️,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製備的基因工程倉鼠,占據了國際基因工程模式動物的一個重要製高點👩🏻🦼。論文在近期出版的《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期刊上發表👩🏼🚀。
劉國慶教授課題組創建的倉鼠胚胎培養體系以及基因工程倉鼠製備方法🙇🏽♀️,有望培育出大量的基因工程倉鼠模型,以彌補基因工程小鼠在心血管疾病及脂代謝研究中的不足,從此為我們打開了基因工程倉鼠在生物醫學研究及應用的大門。
(心血管研究所 黃薇)
編輯🥤: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