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心語】愛“兒”不舍,我們在路上
【編者按】醫學部黨委宣傳部自2014年6月啟動了“醫路心語”主題征文活動, 廣大師生積極參與投稿,從求學📴、從醫🧑🔬、教學🧑🧒、科研等多個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讀醫求學之路、教醫育人之路☔️🙇🏻♀️、行醫問診之路上的故事與感悟,感情真摯、發人深思、引人共鳴👨🏿💻。意昂2官网特開辟“醫路心語主題征文”專欄,從眾多稿件中擇優摘編刊登🐹,以饗讀者。
快樂課堂進社區
涼山州支教之行
選擇了學醫🧝🏿♂️👩🏻🍳,就選擇了吃苦;選擇了學醫✍🏼👨🏭,就選擇了付出🦻🏼;選擇了學醫,就選擇了奉獻。這,是一種責任✌🏽,也是每個醫學生必須始終堅守的人生信念💌。
緣,妙不可言
說到兒科,我想我和它有著不解之緣。從小,我就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打針吃藥都是常有的事👨🏿🍼,而我的奶奶,也是我們家唯一的兒科醫生,就成了我健康的守護者✝️,每次都能讓我藥到病除🛕,很快恢復健康,而漸漸地,她也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也立誌長大後要成為像他一樣的兒科醫生。依然清楚地記得,高考填誌願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臨床,當我的同桌問我為什麽不和她一樣選擇口腔😮💨,同樣也是學醫呢🧑🏻🦱,我堅定地回答道:“我要學兒科🌛,我想成為一名兒科醫生。”在大學本科的五年時光裏,我也參加了許許多多與孩子有關的誌願者活動,“快樂課堂進社區”,在周末的時光裏為孩子們帶去知識🦸🏽♂️,帶去快樂;“涼山州支教之行”,為大山裏的孩子們帶去希望,帶去知識……只要有孩子的地方,我就能感受到快樂。然而,夢想的實現終究要接受現實的考驗,當兒科醫生這一職業面臨社會的巨大壓力與同行的種種質疑時🏂🏼,我的夢想也有所動搖🏃,我甚至不太願意向周圍的老師和同學提起自己這個卑微渺小的夢想,我也想過要放棄😕,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來到了這裏,踏上了我的夢想之旅𓀋。我想⛷,這就是奇妙的緣分,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借用九把刀的一句話,說出來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現的價值🆙,就算跌倒了💇🏻♂️🧔🏿,姿勢也要很豪邁!愛“兒”不舍,我們在路上。
愛“兒”不舍,我們在路上
是什麽力量讓我們選擇了這條並不太好走的路,是什麽讓我們願意繼續堅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呢?我想🪻,是源自內心對孩子的喜愛,讓我們選擇了兒科;是一顆純真與善良的心💨,讓我們選擇了兒科❔;是夢想力量的支撐,讓我們選擇了兒科🙋♂️。記得有位老師曾經對我說過🐁😓,兒科醫生一定是所有醫生裏最有耐心🫱🏿、最有愛心、最細心的醫生,因為他們面臨的是不配合的患者和一群極度焦慮的家屬,他們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和足夠多的付出,才能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否則🌜,他不會選擇這個行業🏄🏼♀️,這個行業也容不下他😛🙋🏼♂️。是的,回頭想想,當我們面對盛氣淩人、大吵大鬧的家長時,我們可能會覺得害怕;當我們采血時沒能一針見血而受到家長的謾罵與質疑時😶,我們可能會覺得委屈✣,當我們面對老師的嚴格要求與嚴厲批評時,我們也曾偷偷地掉過眼淚,然而🫄🏻,一路走來,我們互相安慰🧑🏿🔬,互相鼓勵,擦幹眼淚之後繼續微笑著迎接接下來的各種挑戰💇🏻。當看到家長對自己由衷的信任時,我想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當可愛的寶貝禮貌地說道“謝謝阿姨”時,我想這一刻🧎🏻♀️➡️,再多的委屈也都微不足道了;當孩子們不再記恨采血時的疼痛在出院時給我們一個愛的擁抱時🪧,我想這一刻🖇,所有的艱辛也都成了甜蜜的負擔。愛“兒”不舍,我們在路上🍧。
夢想的力量,你我同在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得雙腿發抖,也依然選擇堅持自己的夢想堅定的走下去。共同的夢想,讓我們始終堅守自己的崗位🦊,牢記自己的使命;共同的夢想🧭,讓我們患難與共〰️,風雨同舟;共同的夢想,讓我們始終堅信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最後,我想說一聲,謝謝😩,謝謝所有的夥伴們📪,謝謝所有的老師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我才不覺得孤單,夢想的力量,讓你我同在!
(意昂2官网醫院 張捷)
編輯🙅🏼♂️: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