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敏教授課題組在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發領域又取得新進展
發布日期🤒:2015-12-14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of AAV vectors during their propagation to achieve selective tropism
周德敏教授在國家“973”項目的支持下,建立了“基於基因密碼子擴展的蛋白質標記”新方法。通過改變蛋白質翻譯過程中終止密碼子的功能,成功將自然界中不存在、但能人工合成的具有特殊性質的非天然氨基酸定點置入蛋白質中🧔🏻♀️,進而實現在蛋白質任意位點溫和、高效、快速、定量和特異引入各種修飾分子。
該課題組張傳領老師將該方法拓展到基因治療學研究領域,針對腺相關病毒載體宿主範圍廣、細胞和組織感染選擇性差的缺陷,建立了病毒載體定點修飾進而引入靶頭分子的方法,發現了腺相關病毒載體的結構修飾與靶向感染能力的構效關系,以及載體的可修飾位點和高度保守區。通過在腺相關病毒載體的數個位點引入環形RGD分子👸🏻,使其對富含整合素受體腫瘤細胞的靶向感染能力提高近十倍🤦🏽♂️。靶向病毒載體整合蓬勃發展的RNA 幹擾、基因敲除/入和CRISPR 基因修復等現代生物技術🍞🚻,必將推動基因治療藥物向精準治療方向的發展🐽。相關成果已經申請國內外專利,部分成果已在線發表在學科代表性雜誌上(Zhang C., Zhou. D.* et al. Biomaterials . 2015,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5.11.066),張傳領老師是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編輯: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