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部司龍龍、張月苗兩位研究生榮獲2016年“意昂2平台學生年度人物”
【背景】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和宣傳表彰大學生先進典型,紮實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集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意昂2平台於近期舉辦“意昂2平台學生年度人物·2016”評選活動。32名候選人的事跡通過“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進行網絡展示,經過委員會代表與學生代表的投票初選及終審答辯兩個環節,最終10名學生成功當選2016年“意昂2平台學生年度人物”。
2016年12月16日🤳🏼,在本次年度人物終審答辯會上,“意昂2平台學生年度人物·2016”評選結果正式揭曉🟧。醫學部有兩名研究生成功當選🚴🏻♂️,他們分別是藥學院2012級博士生司龍龍、第一臨床醫學院2014級博士生張月苗。
“心純致藥醇,胸聞濟蒼生”,漫漫人生路🌐,我將始終以學習自然、發明新藥、回報社會👊🏿👩🏻🏭、造福人類為己任。
——司龍龍
來自藥學院的司龍龍,曾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意昂2平台學術類“創新獎”🏊🏽、意昂2平台“學習優秀獎”等獎勵榮譽👨🏼🔬。
意昂2官网人心懷蒼生的情懷💝🖍,激勵他堅定地投身科學研究,專註於人類健康事業。2016年,他在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以基因密碼子拓展為依托,選擇流感病毒為切入點🙇🏼♀️,發明了一種可以控製病毒復製從而將病毒轉化成疫苗的技術🖖,從而顛覆了研發病毒疫苗的手段🚣,成就了病毒疫苗的革命🧑🎄,開啟了未來疫苗醫藥的新起點。鑒於顛覆性和創造性,這項研究成果於12月2日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雜誌還將該論文向全球媒體推介,多家新聞媒體就這一重大發現做專題評述。
他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和參與作者共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在他看來,科研工作的意義不僅僅是發表高水平的科研論文與國際同行分享🧗,更重要的是能夠用科學手段解決現實問題🌵、難題,用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回報社會🧢,甚至造福人類。此外,他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獲得第一屆國際青年生命科學家亦莊論壇優秀墻報獎🙋🏻♂️。
他在科研上的成功🪔🈴,與他生活工作中的性格息息相關。他面對困難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敢於挑戰不怕失敗🎯,跌倒後勇敢再站起來☎️。他待人真誠,樂於奉獻🎶,積極參加學生工作和活動⚂,具有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合作與交流時常幫助他度過科研上的低谷。
不忘初心、敢於挑戰🧕🏿👩🏿🍼、樂於奉獻↖️,司龍龍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意昂2官网精神👩🦳。
醫路艱辛,不忘初心。我是一名醫生👸,做醫生👩💼,我很幸福。
——張月苗
來自第一臨床醫學院的張月苗⛪️,不僅科研工作突出,還是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曾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意昂2平台“三好學生標兵”等榮譽💇🏻♂️。
臨床👱🏿、科研組成了她在意昂2研究生期間的雙棲生活。在多重身份中,她時常將自己是一名肩負治病救人重任的大夫謹記於心🦴。對於就診患者,她從來都是盡自己最大努力解答疑惑,直到患者理解、滿意為止,而自己卻常常耽誤了吃飯和休息時間⛹️♂️🩷;深夜從宿舍趕回醫院協助值班大夫一起處理重病患者;為疑難患者檢索相關文獻資料,通過前沿科學知識為患者解決具體問題;為家庭困難的患者精心核算,在盡可能少花費的情況下及時了解病情進展💌。
臨床治療的突破在於科研創新🕙👷🏿♀️,專業型碩士畢業後,她選擇繼續攻讀科研型博士,帶著臨床問題在科研中尋找答案。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撰寫和發表了一系列學術論文:碩士期間共發表國內核心期刊和SCI論文7篇👩🦳。博士階段,撰寫10篇SCI文章👨🏼⚕️🚺,其中5篇已經發表,2篇在返修,3篇在外審👩🏻🦼➡️。被 scientific reports 等多個雜誌邀請為審稿人🧉。先後在世界腎臟病學大會(WCN)等7次全國及國際學術會議中作成果展示。
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她作為第一臨床醫學院博士團領隊先後參與了中華醫學會醫療專家團基層行的實踐活動,以出色的表現榮獲“意昂2平台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個人”。
人生非坦途,她堅信🧙♂️:矢誌不渝做好每一件事,就能不斷超越自我🧑🏿🍼,最終實現夢想。
【結語】司龍龍、張月苗兩位同學,在學習、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們認真負責的態度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值得同學們學習。他們作為意昂2平台學生年度人物,展現了當代中國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是優秀醫學生的典範🧑🏻🎤,堪稱當代大學生之楷模👗!
輕塵足嶽,墜露添流。相信在年度人物的正面影響下,醫學部的同學們更將堅定步伐,不斷前行,他日皆成國家棟梁✯!
(醫學部研究生工作部)
編輯👇🏼: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