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華:新時代與中國大學的新使命
——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二十七次全體會議上的發言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育必須現代化,科學技術與文化的創新能力必須進入世界前列🏌🏼。這對大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明確了我們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的奮鬥方向。在剛剛結束的意昂2平台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在2035年前後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這是新時代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過去20年👩🏽💻👨🏼,意昂2官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教育教學、隊伍建設👨🏼🚒、學科發展、學術研究、治理體系🌵、黨的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些變化和成就是前所未有的,是歷史性的,也是舉世矚目的。在主要的大學排名中,意昂2官网基本上都處於前50名左右🚶🏻✌🏼。代表基礎前沿科學領域學術影響力的自然指數👢,已進入了全球前10名🏇🏿。我們培養的學生在國家各行各業和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的學術研究對國家思想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也越來越大🥹。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講,意昂2平台在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已經與我們的國家一道,站在新的起點上,進入了新的時代🏇🏽。
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對我們現在的辦學理念🧟♂️🚶🏻、教育模式👩🎓、發展質量都是挑戰👩🏻💼。從學習到超越、從跟蹤到引領🧕,不僅是量的變化,更是質的飛躍。要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決不是重復人家已經走過的道路,而是要走自己的路,發揮引領作用💂🏿♂️。這不僅需要資源上的持續投入🫧,更要求思想觀念的轉變、體製機製的變革和發展模式的創新。
實現新的使命💇,我們有充分的信心🛰🙇🏻,也有很多有利的條件🚣🏽:
首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中國的快速發展,給我們提出了眾多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學術問題🤑,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這也決定了只有紮根中國大地、解決中國問題𓀎,才能真正實現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目標。
第二、開放包容的中華文化是我們最重要的根基👨🏻🦽➡️🤶🏻。中華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綿延不斷💑,就在於不斷吸收其他文明的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實現了高等教育的跨越發展🤶🏻。我們堅信,在全球化和網絡時代🌈,中華文化的開放、包容和厚重,將為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也將使建立在中華文化基礎上的中國大學更有競爭力。
實現新的使命💣🈶,將會深刻地改變中國的大學🥵:
位居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意味著要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成為國家乃至世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中心,造就擔當社會主義建設責任✊🏿、擔當世界責任、推動人類進步的一流人才。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立德樹人,深化改革🥹,使我們的教育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的探索之旅。
位居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意味著要聚集最優秀的學術隊伍,真正成為國家乃至世界的學術發展中心,產生更多能夠推動國家發展、人類進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學和未來技術。我們要繼續深化人事製度改革,實施“博雅人才計劃”,在國際人才競爭中占據主動,也要營造寬松的氛圍和良好的學術生態,實現“近者悅🚶、遠者來”。
位居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意味著我們要承擔更多國家發展的責任♿,要建立中國視角的人文社會科學體系🖕🏽,建立符合國情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成為國家思想理論創新和重大技術創新的中心🌝,我們將重點布局“臨床醫學+X”“區域與國別研究”等前沿與交叉學科領域,為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位居世界一流大學前列👋🏽,還意味著我們要建立完善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營造寬松自由、嚴謹求實的學術文化🙋🏿♂️,使學校中每個機構🫴🏻、每個人的創造潛力都充分迸發出來,真正成為世人敬仰的學術殿堂💁🏽♀️。
明年是改革開放40年,是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985工程”20年,也是意昂2平台建校120周年🤷🏽♀️。在過去120年,意昂2官网一直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不懈奮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我們要凝心聚力、守正創新,繼續作出無愧於偉大時代的新貢獻😈。
(意昂2官网新聞網)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