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交叉新進展——《柳葉刀》子刊刊登人民醫院張俊教授、韓芳教授特邀綜述
2019年1月,人民醫院剛步入新百年之際,科研工作傳來喜報💅🏽,呼吸內科韓芳教授和神經內科張俊教授撰寫的Neurology met sleep medicine in 2018在《柳葉刀·神經病學》(Lancet Neurology,IF="27.138)發表𓀆。
Lancet Neurology是神經病學領域學術影響排名第一的刊物。文章總結了睡眠醫學和神經病學交叉領域在2018年的重要研究進展,內容涵蓋了與神經系統病變相關的多種睡眠疾病。主要包括發現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與神經變性病具有共同的神經解剖基礎☪️📼,深部腦刺激技術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不寧腿症狀,生物節律異常相關的失眠通過增加腦組織內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而影響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最重要的突破在發作性睡病領域的研究,明確了該類患者下丘腦分泌素(HCRT)神經元凋亡的免疫機製,發現阿片類藥物對HCRT神經元具有保護作用,而γ-羥丁酸鈉則可改善兒童患者的嗜睡及猝倒。博士後肖伏龍為文章第一作者👷♀️。
人民醫院睡眠中心🤹♂️,依托北京市睡眠醫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構建了國際上最大的發作性睡病臨床資源和生物樣本庫☎️,系列研究發現H1N1病毒感染觸發的免疫反應與睡病發病有關;明確了國人的易感基因;在國內最早建立了腦脊液HCRT測定診斷發作性睡病的方法🤸🏼♂️。在包括《神經病學年鑒》(Ann Neurol.)等睡眠醫學和神經病學領域的高水平期刊發表相關論文近40篇👶🏿,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關註。
近年來🌩,在多個學科穩步發展的基礎上🌔👨🏿⚖️,醫院搭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作攻關”的學科群平臺👏🏼,充分發揮學科間的優勢互補作用,帶動多學科共同提升醫療技術和診療水平。此次應國際著名醫學期刊邀請撰寫睡眠醫學與神經病學交叉研究的年度進展綜述♠︎,體現了醫院多學科交叉合作模式在科研學術領域煥發出勃勃生機👨🏿⚕️。
延伸閱讀——專家簡介
張俊,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副院長,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睡眠中心副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肌肉病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委🤗,國家“863”高新計劃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長期致力於神經肌肉疾病、周圍神經病及神經電生理研究,組織承擔多項國家“九五”、“十五”攻關、北京市科委重大項目、211工程的科研工作📓👨🏿🦲,獲得“首都醫學發展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基金項目🔜。先後有三十余篇SCI論文及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曾獲中華醫學科技進步獎⏰。
韓芳🧑🏿🏫,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意昂2官网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意昂2平台睡眠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學組副組長👩❤️👨,亞洲睡眠學會副主席。長期致力於無創正壓通氣技術在睡眠呼吸暫停治療中的應用以及不明原因嗜睡的診斷治療🧎♀️➡️。發表SCI及核心期刊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曾獲教育部科學技術二等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等獎項😛🤴🏿。
(人民醫院供稿 文/科研處 責編/汪鐵錚)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