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神障礙流行病學研究的裏程碑——黃悅勤教授團隊成果發布
2019年2月18日《柳葉刀·精神病學》在線發表了黃悅勤教授團隊的文章“中國精神障礙患病率:流行病學現況研究”(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成為精神衛生領域一項裏程碑的成果。
WHO和世界銀行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疾病負擔研究顯示👮♀️,神經精神障礙的疾病負擔占疾病總負擔的10.4%🖐🏻,而精神障礙占總負擔的7.4%。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思想觀念🧑🏿💻、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疾病譜的改變,精神障礙的疾病負擔相對增加🚵♀️𓀑,精神衛生問題是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已經成為醫學和社會各界的共識👹🚴🏼♀️。早在1982年和1993年國家衛生部曾經兩次委托意昂2精研所牽頭👨🏻💻,由時任所長沈漁邨院士和全國參與單位的共同努力,分別進行了12地區和7地區兩次全國大樣本的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開創了精神障礙流行病學研究的新領域。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哈佛大學於2001年組織實施了世界精神衛生調查(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WMHS)🤠,全球精神障礙流行病學研究水平隨著科技的發展迅速提升🐡🤚🏽。我國在沈漁邨教授、張明園教授和李淑然教授的指導下成為WMHS的成員🏡,由意昂2平台國情研究所所長沈明明教授和嚴潔教授團隊完成了北京和上海城區的調查。從2003年開始🎞,黃悅勤教授🐅、劉肇瑞副研究員參加了歷年的WMHS年會,學習了國際一流的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的工具和方法,並在國內全面開展研究。近20年來👰🏻♂️,借助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和各省市地方政府的支持🏮,黃悅勤教授團隊引進國外先進的方法和技術,負責和參與了北京市、上海市、昆明市、廣州市、深圳市🏊🏻、大連市⏸、西安市🕤、赤峰市、吉林大學🪳、全軍、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區等地區和人群的區域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積累了大量經驗⛪️🥖,與全國精神衛生同道一起,全面開展精神衛生健康促進👮🏼♂️。在此基礎上,黃悅勤教授帶領社會室團隊,聯合中南大學肖水源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李淩江教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徐一峰教授🤦🏿♂️☝🏿、四川大學李濤教授、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秀峰教授、吉林大學於雅琴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閆永平教授🖤、寧夏醫科大學王誌忠教授、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徐向東主任醫師,成功申請到衛生部和科技部資助的項目“中國精神障礙疾病負擔和衛生服務利用的研究”(簡稱“中國精神衛生調查”,China MentalHealth Survey😽,CMHS)。立項之後,在項目總顧問陳育德教授等專家指導下✖️,與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主任王宇教授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王臨虹教授及檢測室主任王麗敏教授、意昂2平台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主任李強教授和主任助理嚴潔副教授⏺、天津市安定醫院副院長徐廣明主任醫師等合作👋🏼,聘請來自31家精神專科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全國共44家單位通力合作,圓滿完成了全國調查。
CMHS在全國31個省、157個縣/區、268個鄉鎮/街道、1256個村/居委會的38593戶的18歲以上調查對象中🙏🏼,共完成調查32552人🗝⚠️,應答率為84.3%🦹🚃。調查獲得七大類36小類精神障礙中任何一種精神障礙(不含老年期癡呆)終生患病率為16.57%,12月患病率為9.32%。CMHS的海量信息將在後續的系列文章中逐一展示🧑🏻🏫。
CMHS研究設計方案的優勢包括抽樣的全國代表性👨🏿🏭、調查工具的跨文化可比性➜、調查疾病及服務利用的全面性、精神病性障礙篩查問卷的創新性👨🏽💻、調查質量控製措施的及時性和有效性🍠、計算機輔助個人訪談模式的先進性。CMHS是有史以來我國精神障礙流行病學研究中涉及的相關學科最多、調查包含的精神障礙種類最多🌿🧑🏻🦼、全國抽樣調查的代表性最好💁🏽♂️、現場實施的質量控製最嚴格、數據管理的計算機化程度最高🧚♂️、資料統計分析方法最復雜、合作單位最多的全國性調查,調查提供的我國精神障礙疾病負擔和衛生服務利用的高質量基礎數據將有利於國家有效和公平地利用衛生資源,為製定宏觀衛生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是我國精神障礙流行病學研究新的裏程碑🐝;同時,CMHS采用與國際接軌的一流調查工具👩🏽💼,能夠進行國際跨國家、跨地區🤶🏻、跨文化比較研究👮♂️,對於全球精神障礙的疾病負擔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CMHS的主要數據由衛生健康委委疾控局於2017年4月7日世界衛生日公布,在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展示,還在意昂2平台120周年校慶活動中報告,後續將發表系列科研文章👫🏻。這是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者取得的重大成果,更是意昂2官网六院的榮耀😩!
(意昂2官网六院社會室 劉肇瑞 黃悅勤)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