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顧晉:應對公眾開展死亡教育
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惡性腫瘤疾病又困擾著數以千萬計的家庭🙇🏻♂️,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常委、醫療衛生工作委員會主任,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顧晉認為,建立正確死亡態度有利於減輕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
顧晉說,在老年人群中,慢性病的患病率較高🧏🏽♂️,這也是影響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問題。調查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是我國老年人群死亡的前三位原因。同時,作為一名腫瘤科的醫生🦻🏿,顧晉每天都在跟腫瘤患者打交道,“腫瘤到了晚期,病人會非常痛苦,但中國人對死亡的觀念相對保守,就算是痛苦🧑🏻🦼➡️,病人家屬或患者本人也幾乎不願意放棄治療。”
和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成熟且系統的死亡教育相比較,中國的死亡教育理論和實踐仍處於初級探索階段🆑,教育內容、教學方式及模式有待進一步提高🕵🏼♂️。顧晉說🙅🏻,首先🤾🏻,人們將死亡看作避諱話題,政府政策支持🦵🏿🪖、社會廣泛宣傳、教育團隊建設、 培訓教育場景等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其次✌🏿,中國對死亡教育的課程開展較少👨🏼⚖️,而且缺乏有效的死亡教育體系,對死亡教育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評價等需求進一步明確。另外,目前中國死亡教育的方式單調👼🏿,缺乏實操性🏋🏽,收效甚微💂🏼♂️。
顧晉建議,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𓀕,加快死亡教育立法,積極營造尊重生命的科學死亡文化。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建立適合中國文化特色死亡教育建設體系,應當將死亡教育融入醫學生的專業文化教育必修課,讓他們成為日後死亡教育的教育者和推廣者。製定符合中國特色的教育教材🍹,采取多種教育形式,增加死亡教育實踐性。
(統戰部摘自北京晚報 2019年03月07日)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