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適量飲酒對腦卒中並無保護作用
2019年4月4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發表了意昂2平台👳🏻♀️🚅、中國醫學科學院和牛津大學的合作性研究論文。該研究基於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項目中16萬名成年人的前瞻性隨訪數據和遺傳學數據發現🤷🏽,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血壓水平和腦卒中發病風險持續增加🧖🏼。
在中國🧛,卒中是導致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結果顯示大量飲酒可增加腦卒中的發病風險✴️,但是適量飲酒與腦卒中之間的關聯仍不明確🧜🏻。已有傳統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與非飲酒者相比,適量飲酒者(每天≤15g純酒精——約為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克🧜🏽♂️,或52度白酒30克)缺血性心臟病、腦卒中的發生風險略微降低🧖🏽♂️,但是上述研究受限於研究設計,結果常會受到混雜因素或因果倒置的幹擾🤦🏽♂️🤛,無法闡明觀察到的心血管保護作用是否與適量飲酒直接相關。
該研究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等項目的資助,以CKB項目為基礎,利用16萬余名具有乙醛脫氫酶2(ALDH2-rs671)和乙醇脫氫酶-1B(ADH1B-rs1229984)基因數據的研究對象👩🏿✈️,首次采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研究飲酒與腦卒中之間的因果關聯。結果顯示,在男性人群中🧙🏼♀️,不同基因型🙃、不同地區個體間的平均飲酒量差異很大。用個體基因型和所在地區代理飲酒量,研究發現平均每日飲酒量每增加40g,腦卒中發生風險上升35%。如果當前男性人群均不飲酒,可預防8%的缺血性腦卒中和16%的出血性腦卒中發生。在上述研究策略下,該研究未發現飲酒量與心肌梗死發病之間存在關聯,這可能與當前研究對象中心肌梗死發病例數較少有關。隨著研究數據的累積💪🏿,該研究團隊將繼續探討飲酒與心肌梗死之間的關聯🍟。
該研究從遺傳學角度分析了飲酒與腦卒中的因果關聯⛸🧑🏿🌾,結果提示適量飲酒對腦卒中沒有保護作用,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增加腦卒中的發病風險。這一基於中國本土的大型前瞻性人群研究結果🧘,為個體決策和公共衛生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來自香港大學的林大慶教授和歐陽兆基博士呼籲🙍🏽,世界衛生組織應建立類似《煙草控製框架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 ,FCTC)的《飲酒控製框架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Alcohol Control ,FCAC)👇🏿:“控製飲酒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需要建立更加嚴厲的政策。隨著酒類市場的迅速擴張𓀌,對該行業的監管是十分必要的🦊🌥。”
(公衛學院 樊萌語 呂筠)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