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明教授團隊大數據研究結論👩🏻⚖️:飲茶對腫瘤發病風險無保護作用
發布日期:2019-06-03
《歐洲流行病學雜誌》5月31日發表了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團隊“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根據45萬余人長期隨訪的結果發現👩🏽🌾,在不吸煙且不過量飲酒的個體中,飲茶對腫瘤發病風險未見保護作用🫢。
論文責任作者之一的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呂筠教授介紹✍🏽,惡性腫瘤是威脅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一些基礎研究提示,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可能降低腫瘤的發病風險🧘🏻。中國人素有飲茶的習慣⛔,男性飲茶者往往還同時伴有吸煙和飲酒的習慣𓀓。同時伴隨的吸煙、飲酒作為腫瘤的重要危險因素,使得中國人群中飲茶與腫瘤的關聯變得復雜🍐。另一方面👉🏼,喝茶防癌的觀念在我國人群中非常普遍,甚至認為飲茶能夠抵消或削弱吸煙和飲酒帶來的腫瘤風險,使得吸煙飲酒者可能訴諸飲茶而非戒煙限酒來保持健康。
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資助,該團隊利用“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募集的455,981名30-79歲中國成年人平均隨訪10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不吸煙且不過量飲酒(每天<15g純酒精——約為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克,或52度白酒30克)的個體中,對於總的腫瘤發病風險,以及肺癌、結直腸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及宮頸癌的發病風險,每日飲茶未見保護作用。另外,無論是否每日飲茶,腫瘤風險均隨吸煙量和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
呂筠強調🧖🏽♂️,飲茶並不能抵消或削弱吸煙或過量飲酒增加的腫瘤風險🤟🏿。對於吸煙、飲酒者來說,戒煙限酒才是防癌的根本方式🔌。
(宣傳部 傅冬紅)
編輯💺:鄭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