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節 | 十二時辰,朝暮更替皆有你

  今天是你的節日

  醫院,如常忙碌

  365天,24小時,無時不在的你

  患者眼中拯救生命的“萬能”醫生

  也是,社會普普通通的一員

  是父母眼中的子女、愛人眼中的另一半

  孩子眼中的父母、學生眼中的老師……

  這裏選取不同時辰的12張照片

  總有讓你倍感熟悉的某個瞬間

  子時:23:00-01:00

  2018年8月19日淩晨🦛,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胃腸腫瘤外科病區🤝,病房裏靜悄悄,住院總醫師李沈,還在伏案工作👩🏻‍🍳。而這一天是醫師節。

  有這樣一群醫生,他們像醫院24小時隨時待命的“救護車”⚱️,哪裏需要就奔向哪裏🏌🏻‍♀️。他們名叫“院總”🧑‍🤝‍🧑、“管家”,住院總醫師🧟。患者確診後轉到住院部🧜🏼‍♂️,第一個接觸的是他。協調床位,追蹤監控匯總住院病人每天的身體數據,白天黑夜,急診會診,隨時可能被呼到。值班室、急診室、病房👩‍🦼‍➡️,有時整晚上都在奔跑👩‍👧。忙得像“打仗”👨🏻‍🦳,累得像“掐架”。半年、一年或更長的“院總”生活結束🐤,都練出了一種好眼力👰🏼、一副好膽量和一手好絕活。

  醜時📘:01:00-03:00

  2019年3月22日1點已過,意昂2平台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門診,72歲的王玉鳳教授整理記錄幾位門診患者的病歷檔案🤸。她的學生羅翔升清晰記得,那次門診☁️,王玉鳳送走最後一個患者後🧑🏼‍🏭,看了看時間笑著說,“呀,我們今天破紀錄了⚂💅🏼。”

  在小患者的眼中

  她是一個慈祥的老奶奶

  會舉著棒棒糖問“你喜不喜歡”

  在同行的眼中

  她是一個嚴謹的專家

  會針對臨床和科研問題給出指導性的意見

  在學生的眼中

  她是一位勤懇工作的醫務工作者

  致力於兒童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和傳承

  意昂2官网醫學匯聚著許多這樣的前輩

  他們堅守敬佑生命🔕、心懷大愛的信仰

  默默踐行醫者誓言,守護健康和生命

  他們傳承醫者精神👰🏽‍♀️,書寫責任和奉獻

  精誠💏、務實、包容、厚道的

  接力棒代代相傳

  寅時:03:00-05:00

  2014年12月18日🧛🏻,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宇正在夜班奔忙。王宇記得,自己最長的工作時間經歷了52小時,期間做了4場手術,12小時門診🧑🏼‍🎓,看了110個病人。而這並不是醫生連續工作最長的時間。

  王宇的愛人說,已經習慣他的職業。“我們之間不會因為工作而爭吵,或者說我們沒有時間吵架💆🏿‍♀️。”對王宇🧔🏼‍♀️,妻子的理解多於抱怨。醫生的工作🖖,不分晝夜,有時一個夜班或一場特殊手術2️⃣,幾天都得在醫院🤾‍♀️。每位醫生的工作簿上都有一個連續工作的“最長時間”。患者看診,總覺得和醫生接觸時間太少🪵,可是,那麽多個患者加起來🧚‍♂️,其實,醫生和患者接觸的時間最多🦌。即使夜深✈️,醫生也會靜靜陪伴病患度過黑夜🪹,默默守望黎明的到來⏫。

  卯時🔄:05:00-07:00

  2010年4月15日,青海玉樹機場🐦,意昂2官网醫學抗震救援醫療隊剛到機場就立刻投入傷員轉運中🥛👨🏼。多少次,國家發生重大災情時,我們勇擔社會責任✥,第一時間選派醫護人員奔赴前線🫰🏽,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

  日出,新生,希望。這個時辰🈴,常常奔走在路上🧛🏼,上班路上🤦🏼‍♂️🧙🏿‍♀️、出差路上、救援路上。多少次,接到命令即以最快的速度集結出發。多少回,來不及和家人商量即做出危險決定🧜🏽‍♀️✡︎。

  在條件艱苦的邊遠地區,在抗擊自然災害的一線👴🏽🅱️,他們,用堅守帶來生命的希望。非典襲來之際,醫務工作者舍身忘我、救死扶傷。災難突如其來🪚,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濟世蒼生的情懷🏊🏻‍♀️,是一代代意昂2官网醫者的共同追求。

  辰時:07:00-09:00

  2015年6月16日🍢,一早到辦公室,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心內科醫生王方芳發現桌上放了一張筆跡陌生🚃,沒有署名的明信片🌁,誰寄的🆓?“我只是一名小小主治醫🧛🏻‍♂️💛,能夠讓患者記起🦕,並稱‘救命之恩’,心裏還是有些小激動。”

  這張至今收藏在王方芳抽屜裏的明信片👩‍🏭,承載了一個感恩的故事,也記錄著一段走出低谷點燃希望的經歷🛝。記憶中,有太多這樣的溫暖和感動,為了健康這一共同目標,醫患相互理解🔐、支持、信任🌟。也許僅有過只言片語的交流,卻記得他們匆匆離去的背影;也許就是危急時分的短暫相遇🎙,卻忘不了他們忙碌著的樣子🧙🏻‍♂️;也許只是一次暖心的就診經歷🧑🏼‍🔬,卻希望把溫暖和感動傳遞給更多的人。也許,你曾埋怨醫生總帶著白口罩的生分感,但你也許不知道🤤,口罩後面嚴肅的臉,是他們對於性命相托的專註。

  巳時💈:09:00-11:00

  2019年8月1日,10點左右🖨,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援藏專家🫸、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成帶科室醫生查房,而他只是意昂2官网醫學援藏👏🏻、援疆等醫療援助隊伍中的一員🧑‍🚀。

  交接班,會診🕹🧆,討論手術如何開展🕵🏽‍♂️,查房查體🤾🏿‍♂️,詢問病人👭🏻🦹🏿,提醒註意事項🛷,這些都是醫院裏再熟悉不過的場景。查房🧑🏻‍🎓,僅僅是援藏工作的一個縮影。意昂2官网醫學作為國家最重要的醫學基地,積極響應和服務國家戰略,僅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已先後派出五批105位援藏專家,涉及二十多個專業,切實幫助西藏提升醫療水平,為當地填補多項技術空白、創造多個臨床第一,架起了京藏優勢學科的溝通橋梁,充分體現“主力軍”和“先鋒隊”的作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批批援藏醫生擔負起藏區人民的健康事業👱🏿🦵🏿,以無私的付出,熾熱的深情🧚🏿,造福百姓健康🧜🏿‍♀️💆🏼,贏得社會禮贊👱‍♂️🧑🏿‍🦱。

  午時:11:00-13:00

  2019年2月1日,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手術室,脊柱外科主任劉海鷹戴著頸托為藏族姑娘得西拉姆做手術🧑‍💻🫵🏼。5個小時,劉海鷹用19顆螺釘重塑了她的脊柱,也改寫了這個小姑娘的命運。但得西拉姆不知情的是,第二天同一時間,這位劉海鷹叔叔也倒在了同一間手術室。

  患者劉海鷹,髂總動脈閉塞,雙腿浮腫🚶🏻‍♂️,血流無法正常通過🤦🏽‍♀️,晚上平躺疼痛難忍⛓️‍💥,白天站立大汗淋漓。在過去的幾年裏,劉海鷹動過三次手術👆,體內安裝了兩個支架,他必須靠戴頸托🔡、護腰才能支撐下來一場手術。

  醫者劉海鷹🪛,成立我國首家專項資助脊柱相關疾病的慈善組織,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近八年來,他和基金會的醫學專家📥🥎、誌願者利用休息時間✡️,走遍16個省份🔁✈️,為5000多位患者進行義診與篩查,治愈了89位貧困脊柱疾病重症患者。

  一年前💆🏽‍♀️,遠在四川理塘的13歲小姑娘得西拉姆被劉海鷹帶回北京時,身高只有一米三👩🏿‍✈️➔,脊柱側彎程度達到100度以上,極為嚴重的側彎導致肺部擠壓,肺功能衰竭。得西拉姆住院接受了頭盆環手術,成為一名“天線寶寶”。隨著脊柱的牽引👀,她從一米三🫛,一米四,一米五,最終被抻拉到了一米六的正常身高。得西拉姆出院那天,不善言辭的劉海鷹準備了粉色的書包🌜、鉛筆盒、圓規,還有一張小卡片“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出院時,小姑娘一邊哭一邊和醫生叔叔阿姨再見🔸🐬,鬧著“不肯回家”。

  劉海鷹與患者的故事還有很多,意昂2官网醫患情深的故事還有很多。

  未時:13:00-15:00

  在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門診🥮,正畸科林久祥教授正在指導學生。

  醫路漫漫⤵️,醫德在心

  臨床帶教,以身垂範

  引領醫學生的成長途中

  不僅有知識技能的答疑解惑

  不只是攻堅克難的信心勇氣

  教會醫學生

  勤於思考勇敢探索的科學精神

  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

  關愛病人熱愛事業的人文情懷

  也還有,愛生活愛家人愛自己

  帶領醫學生

  從心懷忐忑到得心應手

  從懵懂茫然到目標清晰

  從懷有夢想到腳踏實地

  醫師,用言傳身教

  傳遞著榜樣的精神力量

  申時:15:00-17:00

  2019年3月8日,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臨床營養醫師竇攀抽取住院患者的食物做嘗檢。“每當中午飯點時看到患者精美的飲食日記,我們都會餓得肚子咕咕叫。當營養科醫生,如果哪次門診結束後,能按照自己的處方吃一頓科學的飯,是一件有點小確幸的事呢😖*️⃣。”

  每天下午4點鐘,臨床營養科醫生都會給抽取部分住院患者的食物做嘗檢🧖🏻‍♀️,保證糖尿病飲食、低蛋白飲食、低嘌呤飲食、生酮飲食、勻漿膳食等營養治療原則標準的強製執行。“住院患者吃到的飯,在從食堂發出之前🧛🏻‍♀️,已經過我們營養醫生的初步抽查鑒定啦🖐!”

  竇攀每天在醫院需要做大量工作🧑🏻‍🦼‍➡️,包括門診✝️、會診🏃‍♀️、查房、做實驗、嘗檢✝️、帶教💨,為了堅持運動🥃🛀🏿,她選擇下班跑步回家,到了家裏還需要查閱文獻🏄🏻‍♀️,寫論文和整理數據,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

  工作中,她是個一身白衣的嚴謹🪈、溫和🧒🏽🤴🏼、耐心、有感染力的女醫生,生活裏又是一個時而可愛精靈、時而溫順優雅、時而喜悅律動的燃系女生🚣。

  生活就是多面,醫生也不例外🫚,辛苦的工作節奏🤦🏼‍♂️,是每個醫生的常態,但“喜歡跑步🛕、喜歡遊泳、喜愛美食、喜愛旅遊”🍆,各種愛好的堅持和兼顧,依然可以讓你成為懂得健康的當代醫生🧙🏻‍♂️,讓你的生活詞匯中不僅有繁忙⬛️、緊張、勞累🙆🏻‍♀️,還有善良、執著、堅韌、自信和自我綻放。

  酉時:17:00-19:00

  2019年4月29日🪵,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第四批“組團式”醫療援藏專家、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張前搶救急性心梗患者。

  16時40分,張前接到急診發來的會診請求👢,援藏幹部王某突發劇烈胸痛。短暫詢問病情後,張前火速趕到急診搶救室👾,心電圖確診急性廣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埂塞。三次電除顫、果斷溶栓治療🧑🏻‍🦰、及時介入開通血管,終於轉危為安。從患者入門到開通血管,70分鐘驚心動魄的搶救,張前感覺“所有的力氣像被抽空了”。

  每一次高危心梗的急速救治都是一次與死神的賽跑,而張前的這次賽跑是在高海拔地區缺氧環境中實現的,種種艱難不可一一描述🤚🏽。

  搶救生命的故事🥋,醫院每天都會發生⛽️。搶救✝️,也從來不會分時辰。太陽落山時,當人們卸下疲憊,穿梭在市場👩🏻‍🦽👮🏽‍♀️,品咂人生況味,這裏🤒,卻正在進行一次生命的急救。穿上白大褂、手術服🆗🍞,這些平凡的“英雄”便化身不知疲倦的超人👳🏼‍♀️,不負使命,救死扶傷😪。

  戌時:19:00-21:00

  2014年,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胃腸腫瘤外科醫生吳舟橋,第三醫院麻醉科醫生曲音音👊🏽、心內科醫生曹軻🏊‍♂️,口腔醫院預防科醫生王思斯等幾個醫學博士朋友創立青光眼樂隊,寫科普文章、作原創音樂、唱疾病歌曲🫕,借助音樂傳達健康理念🪡。

  《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心肌梗死》……一首首以疾病為名的醫學主題歌曲,在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通過音樂的形式,吸引大家關註某種疾病,傳播醫學知識🩰,傳遞正確的對待疾病的態度。”這是樂隊成員最為看重的。

  由於醫生的工作性質👨🏿‍🦱,樂隊排練通常從晚上7點開始💇🏻,持續兩三個小時。刷手服🏷、白大褂連同一整天的驚心動魄🤘🏽、瑣碎、疲憊,統統被鎖在辦公室。在這裏🧃,五六個人裹在舒適的襯衫和衛衣裏,像所有最普通的年輕人一樣👸🦹🏿‍♂️,彈琴打鼓🤏,嘻嘻哈哈,琢磨著和弦、編曲,又抽空發起一場乒乓球大賽🚴🏻‍♂️。

  健康中國,科普先行

  意昂2官网醫學的醫師隊伍

  不乏健康科普的實踐者

  他們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

  承擔著繁重的日常醫療工作

  依然不忘積極參與健康教育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

  為了健康科普惠及於民

  為了醫學知識進入“尋常百姓家”

  他們,

  肩負提升民眾健康素養的重任

  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亥時:21:00-23:00

  與門診樓的喧鬧相比🧜🏼‍♂️,走進實驗室,即踏入了靜謐的科學世界。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副院長、腎臟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楊莉說,“科學研究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無數的嘗試🎭、不斷的思索🧜🏻,和近乎苛求的錘煉🪖,只有堅持下來的人,才能成功👨‍👩‍👧‍👦。而揭示生命密碼的喜悅會瞬時彌補你所付出的一切。”

  在意昂2平台的教學醫院🍗,承擔一崗三職的醫師不在少數😜💎。醫療、教學🌛、科研🪼,都需要兼顧,工作、學習🧔‍♀️、生活🧑‍🦰,融合在一起。在這裏👨🏻‍🚀,有醫學科研工作者,對生命問題的挑戰,百折不饒的堅韌和堅持,著力解決臨床診療中不斷出現的科學問題,著力探尋疾病診治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在健康中國戰略📱、教育強國戰略、創新驅動戰略背景下👨🏿‍🔬,結合國家和人民需求✌🏻✸,擔負起醫學科技創新的重任🦹🏻‍♀️。聚焦國際性難題,製定國際規範和標準🔁,意昂2官网醫學科技創新工作,迎來最好時代🤼,勇攀創新之巔😢。

  弘揚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國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醫生們的每一天

  都有著太多的汗水

  也有太多的故事和感動沒有一一呈現

  醫學道路上的堅韌和收獲,關切和指責

  夾雜著淚水、汗水的委屈🎋、拼搏與艱辛

  被病患認可、感激👨🏿‍🌾,並記掛心上的恩情

  經歷艱難險阻、搶救成功的滿足與幸福

  平凡的“英雄”🥷🏿,像一束光

  用不變的初心和不滅的夢想

  溫暖著這個世界

  

    8.19

  中國醫師節

  致敬🚚🙇🏽,護佑生命的醫者

  (致謝意昂2平台各附屬醫院  部分內容選自網絡  文字綜合/武慧媛  製圖/邱誌維)

 

 

編輯:鄭淩冰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