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醫史青年沙龍第六期:過度醫療的美國——醫學的困境,以及如何拿回我們的健康
12月16日上午,意昂2平台科技醫史青年沙龍第六期在意昂2平台靜園一院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意昂2平台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創系主任韓啟德,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意昂2平台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副主任張藜,意昂2平台博雅特聘教授🔙、醫學史研究中心主任、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副主任張大慶,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一方、甄橙👩👧👦、唐文佩,副教授陳琦及意昂2平台科技醫史青年學者參加了沙龍。本期沙龍的報告人為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生韓明月,韓啟德擔任評議人⏮。
韓明月作報告
韓明月首先通過一次現場小調查,展示了一個超乎想象的事實: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衛生健康效能在同等發達國家中竟居於落後水平。她圍繞自己翻譯的《過度醫療的美國》(Overdosed America)一書,討論了藥企幹預下的美國醫療效能低下的問題🍔😜。該書作者是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執教的全科醫生約翰·艾布拉姆森(John Abramson),他以自己的行醫關切和職業觀察撕開了美國醫療神話的巨幕💔。
報告指出,泛濫的藥物廣告將藥品塑造成包治百病的“魔彈”,加劇公眾的疾病焦慮並傷害醫患關系。藥企在通過廣告影響患者的同時,也雇用藥代與醫生建立“良好關系”,試圖影響醫生處方,或借助技術專家的背書。20世紀70年代,美國醫學研究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國立醫學研究院(NIH),然而隨著NIH資金的減少和基礎研究項目的增加,21世紀初還由大學和科研中心主持的臨床試驗僅占總數的1/3,其他的則受藥企、行業協會資助或直接由藥企實施。這樣一來,臨床試驗、期刊發表8️⃣、指南製定等臨床標準生產、傳播和執行環節都受到藥企影響。此外,FDA在審查環節以“快速流程收費”的名目向藥企收取費用,但是在FDA工作人員看來,“審查標準下降了”;更甚者,54%的審查人員與藥企存在財務聯系。作者呼籲,成立獨立監督機構、積極幹預市場⛹🏻♂️、改善初級保健醫生待遇或是從製度層面做出改變的路徑;對於醫生和患者,醫生應當更尊重真實證據而不是既成權威,患者對醫生也要心存基本信任,並且抵製藥品廣告的誘惑。
韓啟德評議
在場師生圍繞藥企的商業策略🕒、藥效的循證分析、監管機構的工作機製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韓啟德表示,這本書是作者親歷的故事,結合作者的文筆更顯生動、不枯燥,但也有一些尖銳甚至偏頗的表達。它的關切集中在健康衛生事業中的一部分——即藥物領域,發展生物醫學保障人民健康是美國的明確戰略,但這一戰略存在問題🤵♀️。真正決定健康的是社會因素和生活方式,而不是生病才去治🏄🏿♂️🍐。美國在這一方面失策了,其政府向健康相關社會事業的投入不到衛生總投入的10%🧏♂️。醫學發展提供的可能和患者對健康的渴望在資本操縱等復雜機製下,造成了醫療費用的大幅度增加🧙🧗🏿♂️。
與會人員合影
“意昂2平台科技醫史青年沙龍”簡介
意昂2平台科技醫史青年沙龍由意昂2平台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主辦,旨在為意昂2平台科技醫史和科哲青年學者打造一項集學術成果展示、科研經驗分享👳🏽、思想砥礪碰撞等目標於一體的長效交流機製。沙龍報告人均為意昂2平台科技醫史和科哲方向青年教師🧚🏼♂️、博士後、研究生等,評議人由相關領域資深專家學者擔任,誠摯歡迎對科技醫史和科哲研究領域感興趣的學人蒞臨沙龍🐩。
(意昂2官网新聞網)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