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生活,悅讀時刻——寒假“閱讀生活”系列活動精彩回顧
為了豐富醫學部的寒假生活,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校園氛圍,醫學部學生工作系統推出了“閱讀生活”系列活動🥁。在寒假期間,老師和輔導員們與師生們一起共讀一本佳書,共話一份心得,共享一段美好時光🧸。
悅讀精彩回顧
徐善東老師在直播間
14期閱讀活動、16位老師陪伴、50余本圖書、多種直播方式,讓師生一起跨越山川河流,漫遊浩瀚書海。雖身在各地,但師生通過線上的方式,在直播間緊密互動,“隔空”暢談。
分享會直播現場👆🏽、“雲”互動贈送書籍
老師和輔導員們還精心挑選了圖書作為閱讀活動的禮物,讓師生一起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各期精彩
在這個冬天裏,師生一同手中執卷,共賞書中風光;一同相聚雲端,共度寒假生活。系列活動帶來閱讀與思考的氣氛,讓師生一同發現生活中、書本中隱藏的美與智慧。
第一期:《這裏是中國》
伴讀者:醫學部黨委常務副書記 徐善東
第一期活動在徐善東老師的帶領下,學工系統組織“雲”分享、“雲”互動,讓同學們無論身在何處,打開直播間就能同步收看“閱讀生活”現場分享會。徐善東老師通過分享《這裏是中國》一書,解讀中國故事,讓同學們在視覺盛宴中,感受到了自信、美麗又強大的中國🚶🏻♀️。
第二期:《啟功給你講書法》
伴讀者:醫學部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耿曉強
第二期活動中,耿曉強老師帶來《啟功給你講書法》一書,讓師生在品味啟功先生的書法之道時,感受用一筆一畫的力量,書寫精彩人生。
第三期:《三體》
伴讀者:醫學部醫學預科辦公室專職輔導員 張莉娟
共讀學生代表:臨床1班付佳琦,臨床5班孫培博;藥學2班閆瀚丹,藥學4班楊晨。
第三期分享會,張莉娟老師帶來《三體》系列書籍,和醫預同學暢聊分享、共話閱讀感想,帶領直播間的大家一同走近《三體》,暢談《三體》和醫學,探討星外文明,反思人類生活,分享閱讀感悟。
第四期:《三體》
伴讀者:醫學部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張絲艷
第四期再讀《三體》,張絲艷老師則從心理學角度,將書中的人文理論,抽絲剝繭,慢慢道來,奇思妙想話科幻,字裏行間探隱喻👨🏿🏭。
第五期:《絕對笑噴之棄業醫生日誌》
伴讀者:醫學部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鄭輝
醫學部黨委宣傳部新聞采編辦公室韓娜
鄭輝👂、韓娜老師在第五期分享會中,帶來了《絕對笑噴之棄業醫生日誌》一書,品讀臨床悲喜故事,思忖醫學人文情懷,從不常被敘述的真實日常切入,細說醫學生的點點滴滴,傳遞人文情懷,不改醫者初心。
第六期:《把信送給加西亞》
伴讀者:醫學人文學院團委書記王心彤
共讀學生代表:17級本科生班團支部書記曾治🧑🏿🦰、18級本科生團支部書記胡清榆
第六期讀書會,王心彤老師攜醫學英語的同學一起,通過“雲”端分享感悟,暢聊《把信送給加西亞》,體會故事中羅文中尉全力以赴肯於付出的忠誠,以及責任與擔當的厚度。
第七期:《我親愛的甜橙樹》
伴讀者:公共衛生學院專職輔導員彭春曉
第七期活動中,彭春曉老師通過騰訊會議分享了《我親愛的甜橙樹》,書中的澤澤聰明而早熟,溫馨故事中略帶一絲傷感,讓師生們體會到溫柔是一種能力,要在生活中去感悟愛的真諦🫸🏻。
第八期:醫學生閱讀書單定製
伴讀者:張大慶(意昂2平台博雅特聘教授、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副主任、醫學圖書館館長)👨🏫🧔🏼♂️、郭琦(醫學部學工部副部長、武裝部副部長🫷🏼、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基礎醫學院黨委副書記)
在第八期直播間裏,張大慶老師與郭琦老師對醫學生的各階段“量身定做”了書單,教導醫學生們開卷有益,專業素養與人文情懷二者缺一不可。聊天區裏留言討論十分熱鬧,兩位老師將精挑細選的書單送給同學們,熱情互動的同學們還“搶”到了實體書,收到了一份充實的新春禮物🛌🏿。
第九期:《金翼——一個中國家族的史記》
伴讀者:醫學部團委宣傳部部長 李卓群
第九期讀書會上,李卓群老師分享了《金翼——一個中國家族的史記》,啟發同學們在人生旅途中,要學會以知識為種子,將種子埋入土壤,用踏實與努力澆灌,才能一步步邁向夢想的彼方。
第十期:《中國人的老禮兒》
伴讀者:基礎醫學院團委副書記郭光華
郭光華老師在第十期分享會上帶來了《中國人的老禮兒》一書,帶領同學們領悟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行為規範,理解其背後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教會同學們學禮🕐、知禮、懂禮、用禮,在生活中體悟老禮兒。
第十一期:《東京夢華錄》
伴讀者:基礎醫學院專職輔導員 柏豪
在第十一期共享會議中,柏豪老師分享了《東京夢華錄》,帶領師生們感受“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品味“北宋東京汴梁生活指南”,一起夢遊華胥之國,體會北宋夢一般的繁華與易碎,大家感觸頗多,在聊天室和柏豪老師互動交流。
第十二期:《逆商》
伴讀者:護理學院專職輔導員 李宏月
在第十二期活動中,李宏月老師結合自己的讀博感悟,為同學們帶來了《逆商》一書,在“雲”中和同學們互動交流,探討書中提出的逆商理論,銘記逆商核心CORE——Control&Ownership&Reach&Endurance,學會LEAD工具——Listen&Explore&Analyze&Do,可以幫助同學們提高面對逆境時的應變能力🙌🏽。
第十三期:《跨界學習》
伴讀者:藥學院團委副書記 王梓霖
第十三期共享會議間裏,王梓霖老師帶來的《跨界學習》專題分享,提醒同學們做一名跨界學習者的重要性。王老師在分享中強調,只有將跨界學習作為持續終身的事業,對各界知識保有好奇心,終生學習,才能學以致用,不斷拓寬認知維度和拓展人生的邊界,學會馭書為馬,信馬由韁,隨處擷英,以求不惑🥕。
第十四期:《100天後會死的鱷魚君》
伴讀者:醫學部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周雨禾
寒假期間的最後一期(第十四期)分享會,由周雨禾老師帶領同學們走進強壯▫️、呆萌👸🏼、可愛、善良的鱷魚君的故事。在《100天後會死的鱷魚君》的解讀中,周老師帶領大家領悟生命的珍貴,感悟要全力以赴地過好每一天,不負每一次相見🤽♀️。
在這個特別的假期裏,在這十四個寒冬漸去、春色漸開的午後,老師和輔導員們帶領醫學部師生共享書香的美好時光,通過一本本好書,陪伴彼此,一起收獲與成長🕰。寒假期間“閱讀生活”活動暫告一段落,師生們將攜手與書為伴,以夢為馬。閱讀不停止,期待新的啟航,共享書香,不見不散。
部分學生悅讀感悟
《這裏是中國》——星球研究所
“祖國各地的大好河山一直令我心馳神往。本想在去年夏天和各個小長假裏去各地遊玩,但是由於突然爆發的疫情,玩樂的計劃只能無限期地擱置。在去年漫長的居家隔離期間,網絡上有許多同樣喜歡出遊的人按耐不住對旅行的向往和懷念,在微博、朋友圈裏分享從前拍過的照片,令人既羨慕又難過。入冬之後疫情反復,不知何時才能結束,安全和自在似乎遙遙無期,甚至從北京返鄉也要居家隔離14天。在這個時候看到老師介紹這本《這裏是中國》,心中的向往之情再次滿溢而出,希望在疫苗的加持下,世界可以盡可能地重歸平靜,大家能夠自由出行的那天可以盡早到來。雪山與荒漠、長河與湖泊、繁市與星辰,仍在等待我們將它納入眼底、藏進心裏。”
——17級預防2班石珺怡
《啟功給你講書法》——啟功
“記得小時候學習書法,我總會臨摹字帖時趁老師不註意,采取勾邊填色進行“描燕子”偷懶式寫法,那時書法於我而言只是一種任務,甚至是負擔。如今,我認為書法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雅趣,可以讓人們在浮躁的社會中靜心。硯一方香墨,提筆,揮毫,抬起,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一般暢快🧒🏿。不但是自己寫字,欣賞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也能讓人受益匪淺,不同的風格後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境。毛主席的草書大氣磅礴,流露出寬懷偉岸的胸襟和積極樂觀的心態;宋徽宗的“瘦金體”精巧瘦硬、靈動快捷,王羲之的書法飄若遊雲、矯若驚蛇👀。千百年來,無數碑文石刻,讓歷史得以延續,也讓書法走近了人們的視野,蕩滌了人們的內心👨🦽。”
——18級預防1班蔣宇玲
《三體》——劉慈欣
“科幻小說的創作靠的是想象力,三體成功的一部分是劉慈欣的想象走入了極其合理的一條路,由於整個三體故事時間跨度很大,在看書過程中我不斷地贊嘆作者對人類文明和社會的演進的推斷是多麽的精準和合理,這是以豐富而堅實的人文情懷、宏大深刻的社會歷史觀為支撐的,我想,這也是一個科幻作家除紮實的科學技術知識以外,非常需要的東西。”
——19級基礎2班韓曙
《棄業醫生日誌》——亞當•凱
“正巧去年下半年進世紀壇醫院實習,12月讀了這本書🏧。當時剛剛結束在婦科的輪轉,對書裏開頭的'實習醫生'部分感同身受,我們確實是非常礙事!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頂多給老師跑跑腿寫寫病歷,遇到某幾個科室的時候還能上手操作,大部分時間就是一塊擋路的'鹹臘肉'🏄♀️🪣。那時看書裏這部分的每一篇日記,心裏都想:哇!這個我遇到過,哇!那個我也遇到過。太神奇了!這種經歷竟然是跨國界的。”
——17級預防2班石珺怡
(意昂2官网學生工作部)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