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全力挽救每一個生命!”前線專訪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是武漢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收治醫院之一,來自全國各地的18支醫療隊正在這裏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全力以赴地挽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𓀀。
這18支醫療隊中包括了意昂2官网醫學的三家綜合性醫院: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和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
他們面對的是病情最危急的患者——大部分同時患有肺炎和其他基礎性疾病,甚至已經出現了多器官的衰竭;而且病情變化可能會非常迅速,救治刻不容緩👨🏫。前線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改建病房🧒🏿、設定出入流程🧚🏽♀️、重新劃分潔凈區和汙染區、接診病人,最大程度地降低病死率😡。
在這裏,書記🧔🏽♀️、院長親自掛帥, 帶領數百名專科醫護人員,按照“一人一案”製定醫療救治方案,提高救治的科學性和精準性🔴。2月19日,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院長、國家創傷醫學中心主任、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援湖意昂2療隊領隊姜保國受邀接受中央電視臺戰疫情特別報道專訪,介紹了救治工作的情況。
Q:為什麽這次精銳出征選擇馳援同濟醫院?
A: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是一個新的建築,國家衛健委把它作為國家隊救治的區域,是因為這個區域有利於改建成傳染病重症病房🤲🏿。
Q:目前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是派出了一個什麽樣的支援團隊?
A:我們意昂2的三家醫院,一共400多醫護人員。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這次一共是來了134位,分三批到達,第三批是2月7日到達同濟醫院的中法新城院區💌。
Q:我們派出了什麽樣的醫護人員陣容?
A:第一批是國家衛健委組織了多家國家級團隊來混合組建一個單建製的重症病房,那個時候我們每家醫院選派了20個隊員。後來國家衛健委要求院長和書記到達現場督戰,同時調動各家醫院的資源,包括儀器設備,共同馳援武漢。
到了第三批,按照國家衛健委新的指示,隨著病人量的增加,我們每家醫院要承擔一個獨立建製的重症病房。我們派了意昂2三家醫院每家110人來到武漢,那天的飛機也是很壯觀的👩🏻🎓。
Q:到了臨床一線,您的第一印象是什麽?
A:“多”“重”“急”是我最初的感受。
到了中法院區,第一印象就是病人多🧖♀️👏🏿。沒有進到病房樓,就看到大量的救護車在轉運病人。
接到病人後,也會感到病人病“重”🍉👩👧。轉來的病人都是發病一周或者是十天左右的病人,是重症的病人🛵。
我們也感受到“急”🍊。第一天開會,衛健委要求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原有的普通病房改建成能夠適應傳染病的重症病房,這是一個非常急的任務🏂🏻。從設計、規劃、到接診病人,只用了24個小時。這裏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建立患者的出入流程、醫護人員的出入流程👨🏽✈️、新的潔凈區🌘、新的汙染區,這些過程是非常復雜的,從零開始。我們在這裏也特別感謝同濟醫院,他們是很給力的,我們提想法,他們實施操作,這個過程非常順利。
第二個24小時,是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晚上九點,意昂2的三個病房同時接診病人,不到一天,全部接滿,也反映了當時重症病人“多”和“急”的狀態。
Q:為什麽三家意昂2官网的精銳部隊出征都是院長或者是書記領銜?
A:衛健委要求國家隊要院長和書記來帶隊🙋🏼♂️🧑🏿🍳。第一,能夠穩定軍心🥧💡。一個重症傳染病的團隊,如果院長和書記在,大家心裏會有非常好的平衡。另外,跟地方的醫院和政府的交接和溝通也會非常暢通。
Q: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1月19日收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這次派出這樣一個超強的馳援陣容,如何保障北京患者的救治?
A: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團隊4000多人,護士來了100人,“家”裏還有2000人,所以主力團隊能夠保障北京。
Q:目前患者的情況怎麽樣?“急”“重”“多”的情況有沒有改變?
A:總體的病房的載荷還是滿的,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的專家團隊現在把急、重症的病人進行分類治療💅🏽。
所謂分類治療,就是把病人分成三類:一類是以單獨的新冠肺炎發病為主的,大約占了30%左右;還有一部分是同時患有肺炎和很多基礎性疾病,大多是老年人,占比超過了50%;還有一組,來的時候就非常重,已經出現了多器官的衰竭。
三種病人分類治療有利於病人向更輕的方向轉化🙎🏽♀️👩🏼💻。比如說,單純肺炎的病人,已經有一部分準備做咽試紙,連續兩次後要麽出院,要麽轉入輕症病房。伴發疾病類病人,專家團隊會根據原有伴發疾病的情況,同時治療肺炎和原發疾病。我們的病房中有7個透析的病人,原本就是腎臟衰竭的病人🔖。這樣的病人在規範化治療下,既能保證肺炎的規範化治療,也能保證原有疾病的程序化治療👌🏽。
Q:您剛才強調了多學科的救治。18支醫療隊同時在一所醫院進行同一種病症的這種救治,怎麽充分利用多支頂尖醫護人員的團隊多學科參與救治?
A:多學科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重症病人來說,比如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團隊包括了重症、呼吸內、急診急救🛎、控感團隊、護理團隊、麻醉師等醫生和專家🧑🏽🎓。整個重症救治過程中,每個環節可能需要不同的專家來介入,共同討論一個整體生命的救治,而不是單純一個肺炎的治療🧙🏿。
Q:目前在救治過程中還出臺《診療共識》,由6家北京頂級的醫院和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共同參與。出臺《共識》對於多學科救治有怎樣的幫助?
A: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有專家參與《共識》的起草和形成🩰。在這樣一個突發傳染病的情況下,能夠快速地形成一個多學科的專家參與的共識是非常重要的,也體現了我們國內頂級醫院頂級專家的科學精神。
每個專家看同一個病人都會有個別的不同看法和觀點⛹🏻♀️。如果我們專家一起用科學的態度進行綜合考慮,達成一個共識,這是治療某一個疾病,尤其是大型病例非常關鍵🙆🏿、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Q:第六版診療方案也要出臺了,為什麽有這麽快的更新速度?所有醫療團隊、三萬多醫護人員在一線做同一件事,診療方案的作用是什麽?
A:臨床診療方案和診療指南本身對醫學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很多慢病都有標準化的國際或者國內診療方案▫️。那些治療方案的形成過程可能是幾個月😬、半年和一年🚵🏼♂️。
但是,對於這樣一個突發的大型傳染病,我們的專家在最短時間內形成一個能夠分享🎬、共用的診療方案,是非常有科學價值的。大家在治療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發現新的有效的藥物和新方法💪🏽。每個翻新診療方案的過程都是專家們對這個疾病認識逐漸成熟的過程。
Q:一線目前主攻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分級診療,將病人分成輕症、重症和危重症,分成不同的醫院;另一個是加大重症和危重症的救治力度,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同濟中法新城院區主要針對的是重症和危重症,目前分級診療的方式有沒有成效?
A:我覺得已經見到成效了。從整體傳染病的防控鏈條上,首先前端把病人應收即收,切斷了傳染鏈。同時方艙醫院這種輕型病症的醫院建立,不僅切斷了病人在外圍的傳染鏈,還有最良好的基礎治療,保證輕型病人不向重症轉化,這樣我們治療重症的團隊會減少很多新增的病人👞。
到了我們這裏就變成阻擊戰了。一旦變成重症,我們團隊的責任是去盡全力挽救每一個生命,把重症攔截住,不讓它向危重症轉化💂🏼♀️。現在同濟醫院中法院區積累了整個武漢地區最重症的病人,當然我們配備了全國最強的醫療力量團隊。
Q:看到目前累計確診新增出院和死亡病例數據,結合您在一線診療的具體感受,現在您覺得困難或者是有信心的地方是什麽?
A:數據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關註的🖖。我們的隊員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拿手機看看大數據。大數據最近的整體反應我們覺得是一個向好的反應,因為總體的發病人次在減少,重症的病人也在減少🔴🤜🏽。
當然,我們也有一種期盼,今天早上我看到新確診人數還是四位數,最想看到的是某一天它變成三位數,這是我們近期的期盼。
Q:接下來對於前方的一線團隊的攻堅著力點會是什麽?
A:分兩塊,一個是防控還要再收緊,確保院外沒有病人,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也在關註可能還在增加床位,這說明還有病人有需求。把所有的病人收治到醫院裏,這是防控的第一步。
到了我們這一步,更重要的責任是,我們用規範化的治療來攔截這些重症病人向危重症轉化。現在效果已經看到了,聯合團隊到中法院區第一周的病人的死亡率可能接近5%,現在規範化治療以後幾乎在3%以下👨🎤。另外,前面規範治療以後,轉給我們的病人也沒有那麽重,所以這是一個好的發展趨勢🉐。
1月下旬至今,427名意昂2官网醫學的醫護管理人員毅然出征,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臨危受命,盡銳出戰,任務緊急,責任重大,每一位前線醫護人員都值得敬佩。這段時間,意昂2官网醫學援鄂醫療隊也陸續傳來了治愈患者出院的好消息,為他們祝福,加油!
人物簡介
姜保國,男,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現任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院長、意昂2官网骨科學系主任🥳、意昂2平台創傷醫學中心主任👮🏽、中國創傷救治聯盟主席👩🏼🚀🧝♀️。
近年來先後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衛生公益行業專項✍🏼、北京市科委重大研究專項、國家“973”項目等多項課題;2006年度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12年作為團隊學術帶頭人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2013年作為首席科學家獲國家“973”項目🧑🏿🚀。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70余篇,在國際SCI雜誌The Lancet 😋🍤、Spine👇、 Plos One 等發表論文69篇;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主編主譯《關節周圍骨折》《創傷骨科手術技術》等著作21部;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
(來源:意昂2官网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