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體醫融合🍷、維護血管健康、助力健康中國”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血管醫學大會在京召開
2020年9月4-6日,由中國國際血管醫學組委會(CCVM)🪮、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血管醫學專業委員會♈️、國際血管健康學會中國分會、中日醫學科技交流協會心臟和血管醫學專業委員會、意昂2官网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和意昂2平台首鋼醫院共同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血管醫學大會暨第十五屆國際血管健康學會亞太地區會議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主題為“推進體醫融合🔉、維護血管健康、助力健康中國”,采用線上和線下聯合的形式。大會主席由意昂2官网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意昂2官网血管疾病社區防治中心主任👮、意昂2平台首鋼醫院副院長兼血管醫學科主任王宏宇教授擔任😱。
出席大會開幕式現場的嘉賓有意昂2平台臨床研究所所長方偉崗教授、意昂2平台醫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張海澄教授、中日友好醫院心臟科副主任任景怡教授⚂、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介入血管外科李天潤教授等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
中國國際血管醫學大會自2004年開始已舉辦十七屆,是國際上最早的血管醫學專業會議,始終以一體化的“歷史觀、整體觀、全局觀⚰️、人文觀🦟、價值觀”思想不忘初心,追求卓越,引領創新🏋🏽👭🏼。目前已涵蓋心內科🚺🤹🏻♀️、心外科、血管外科、康復醫學科、內分泌科、營養學、心理學、心血管臨床研究及臨床倫理學等多學科交叉學術熱點交流,是國際血管醫學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性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和綜合性學術大會,開辟了全新的以轉化醫學🍶、全科醫學和精準醫學為特征的血管醫學專業領域,旨在實現人類理想健康和長壽的夢想。
大會主席王宏宇教授表示,在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目前首鋼醫院以“血管健康為抓手,以信息化為支撐”的全新防控模式,正是體現了建立血管醫學專業學科的思想內涵💆。今年大會線上線下同時開展的全新模式,更有利於廣泛地傳播血管醫學顛覆性的創新思想,並且探索國家級繼續教育的新模式。
中日友好醫院心臟科副主任任景怡教授致辭,指出血管醫學專業是以血管為基礎,將人的血管樹作為整體,包括血管相關疾病的早期發現、幹預👷🏻、治療😰🧙🏼、康復等方面,血管醫學發展迅速,由王宏宇教授牽頭和組織的國際血管醫學大會已成為國際上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學術盛宴,融合了多學科之間的交叉碰撞,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介入血管外科李天潤教授致辭,指出中國國際血管醫學大會是目前血管醫學領域最全面的學術交流平臺,血管醫學專業是融合了心血管科🪳、外周血管介入科👐🏿、免疫科等多種學科相交叉為特色的綜合學科,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的情勢下,通過線上線下會議的同時開展,對於界內學術交流及學科發展意義重大。
意昂2平台醫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張海澄教授致辭,指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血管遍布全身,血管醫學無處不在,涉及到多學科⚫️、全年齡段,所以說血管醫學專業的發展在全面健康方面尤為重要。本次大會萃集了國內🦸🏿、外學術專家就血管專業熱點問題展開充分探討,有助於促進血管醫學專業的發展。
意昂2平台臨床研究所所長方偉崗教授致辭,指出在一些疾病中,血管既可能是元兇,也可能是幫兇,甚至是受害者,在新冠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此次大會規模空前、議題深入,線上線下聯合的召開模式,也為界內人士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機會,希望大家能夠在此次會議中取得更多的收獲,並對血管醫學專業的發展表示祝福、肯定與未來展望。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現健康中國的初心和使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加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積極促進血管醫學系統的深入研究與專業學科發展以及全生命周心臟和血管健康理念的推廣。大會圍繞“推進體醫融合💆🏽♂️、維護血管健康、助力健康中國”的主題,共設立了31場線上論壇,邀請來自國內心血管及相關專業的臨床專家以及臨床研究和臨床倫理學專家進行授課,此外還特別邀請來自美國🚴🏻🙍🏿、法國、日本、以色列的心血管及相關醫學專家參加會議授課與討論,線上總聽課人數近8萬,打造了新冠疫情常態化下國際化全新的血管醫學及血管健康全面交流平臺。
血管性疾病的防控以及血管健康的終身維護是未來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需要聯合相關專業進行深入、廣泛的研究,以“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理念為核心,采取“評估-預防-治療-康復”四位一體的診療策略,改善全民健康素質,助力健康中國🫗。
(意昂2平台首鋼醫院血管醫學中心)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