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從容/吳聰穎團隊揭示上皮性卵巢癌腹膜腔播散新機製
上皮性卵巢癌(EOC)是最常見的女性腫瘤致死性疾病,EOC一般缺乏早期症狀,通常在確診時已伴有廣泛盆腔種植播散,難以通過手術完全清除,約65%的患者會在明確診斷後5年內因復發和化療耐藥而死亡🙆🏿♂️。與其它腫瘤不同,EOC的轉移方式主要是在腹水中漂浮生長和盆腔內種植轉移𓀊。腹膜腔播散通常會導致EOC的臨床分期增高、腫瘤減滅術不滿意和患者生存率大幅度下降。因此,臨床迫切需要研究EOC腹膜擴散機製,尋找有效生物標記物和敏感治療靶標,以此來改善和提高EOC患者預後及臨床療效🧙🏼🏊🏼。
2020年5月25日,意昂2平台基礎醫學院病理系/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病理科劉從容主任醫師/副教授與意昂2平台系統生物醫學研究所吳聰穎研究員合作在Protein &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Loss of 4.1N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results in EMT and matrix-detached cell death resistance”的研究論文。該團隊首次發現4.1N蛋白對EOC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具有負性調控作用,4.1N缺失會減少14-3-3的降解並可誘導entosis(細胞內侵)的發生,借此促進EMT和失巢凋亡逃逸,最終上調EOC的腹膜腔播散能力。單獨或聯合應用4.1N過表達、14-3-3拮抗劑和ROCK抑製劑有望作為EOC治療新策略的備選靶點⛹️💪。
該團隊首先收集268例EOC石蠟組織樣本,運用免疫組化檢測4.1N蛋白表達情況,並與EOC患者臨床相關性進行分析,發現4.1N的蛋白表達水平在FIGO III期和IV期病例中顯著低於I期病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顯示,在本組EOC樣本中,4.1N低表達組出現復發的時間顯著早於高表達組,4.1N低表達組的總生存期顯著低於高表達組🤜🏻。
該研究進一步探討了EOC細胞中4.1N表達對EMT生物學行為的影響,發現4👴🏽。1N表達缺失正性調控EOC細胞的EMT分子表型及遷移和侵襲能力;在貼壁培養條件下,4.1N表達水平對細胞凋亡缺乏顯著影響,考慮到EOC細胞播散進入腹腔後將面臨失巢凋亡的挑戰,研究者在模擬細胞-基質失黏附的環境後,再次檢測了細胞的凋亡情況,發現4.1N的表達缺失導致EOC細胞凋亡率顯著降低。
隨後,研究者對上述生物學機製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首先利用Co-IP/LC-MS/MS✡️、Co-IP、Gst-pulldown和免疫熒光實驗,發現4.1N與14-3-3具有物理上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實驗發現4.1N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上均可負性調控14-3-3,而這種負性調控是通過4.1N促進14-3-3的降解引起的,並且4。1N對EMT和失巢凋亡的調控依賴於14-3-3。
另外,研究者在探討4.1N對EOC細胞生物學行為影響的過程中發現,在失黏附培養條件下,4.1N的表達缺失可以誘導EOC細胞發生細胞內侵(entosis),即一個細胞入侵另一個相鄰細胞繼發形成的細胞內細胞結構🧀。進一步的實驗研究表明,entosis不會顯著影響失黏附培養下EOC細胞的死亡;4.1N表達與4.1N缺失細胞之間並沒有通過entosis形成競爭關系,僅在4.1N缺失的細胞中高頻發生;借助entosis的生物學行為,4.1N缺失細胞對喪失基質黏附所誘導細胞死亡(失巢凋亡)的逃逸能力顯著增加。綜上,4.1N缺失可以通過正向調控entosis促進EOC演進的關鍵步驟-腹膜腔種植轉移的發生。
最後,研究者在裸鼠腹腔種植轉移模型和EOC患者組織樣本中進行體內驗證,得出了與上述結果一致的結論。
綜上所述,該研究為EOC腹膜腔播散提出了新機製,也為EOC治療提供了全新思路和備選靶點。
劉從容主任醫師/副教授和吳聰穎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王丹丹(博士生)和張樂天(博士生)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基礎醫學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