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有道,踐行勞動精神 ——記醫學部春季學期學生骨幹培訓第二次實踐課程
為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持續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勞動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2021年6月5日,醫學部2021年“青春心向黨,圓夢新一代”春季學期學生骨幹培訓的第二次實踐課程在北京農機試驗站順利開展🤏。近40名來自各個學院、醫院的學生骨幹參與學習培訓。同學們集體參與了石磨豆腐實踐課程、參觀陽早寒春故居及生平事跡展廳、參觀良種奶牛繁育基地等活動。
學生骨幹在陽早寒春故居及生平事跡展廳旁合影
加強身心參與,註重手腦並用👂🏼。同學們來到基地的豆腐坊,進行了石磨豆腐的理論知識學習,體驗了磨豆🤘🦻🏼、濾豆漿、煮漿點漿等實踐課程🦎。在趣味勞動中體會傳統製作工藝,感受勞動的獨特魅力,用雙手創造價值,激發同學們在科研學習和臨床工作中的奮鬥精神。
學生骨幹在豆腐坊進行勞動體驗
傳承匠心精神,牢記黨員初心。伴隨著講解員的引導,同學們們來到陽早寒春生平事跡展廳和故居🌲。20世紀40年代,陽早、寒春夫婦不遠萬裏,奔赴紅色延安,從此紮根中國。他們始終堅守“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的理想信念,在中國工作生活60余年間,他們投身科研,兢兢業業,為中國奶牛牛群品質改良和農牧業機械化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用實際行為詮釋了信仰的力量。同學們們了解了陽早寒春感人事跡後,欽佩於陽早寒春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始終如一的匠心精神,紛紛表示要在學習工作中發揮好學生帶頭作用,懷著愛國之心傳承和發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生骨幹參觀陽早寒春故居及生平事跡展廳
厚植思政根基,勞動創造自信。同學們在體驗了農機實驗站的有機農產品後,前往由兩位老人創建的機械化良種奶牛養殖、繁殖基地進行參觀學習,親身感受兩位國際共產主義友人為中國奶牛牛群品質改良和農牧業機械化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在這裏,同學們了解到該園區在推動中國農業機械化的進程中,探索了一套種植機械化👮🏿♂️、養殖智能化👨🏿⚖️、農產品和食品有機化、廢棄物資源化——“四位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同學們在交流中贊嘆國家的發展與進步,並表示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勞動精神、發揚愛國情懷。
學生骨幹參觀良種奶牛繁育基地
同學們體驗和感受農業勞動,是為了更好地貫徹、實踐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和以勞創新的作風;學習和了解楊早寒春的生平事跡,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他們信仰堅定🏃🏻♂️、無私奉獻、求真務實、精益求精的精神。耕讀有道👳🏽、勞動精神將鼓舞每位學生骨幹砥礪奮進。
學生感悟
參觀後,同學們在小組內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紛紛寫下感想與收獲。
第一組
泡豆子,磨豆子,煮豆漿,點鹵,每一步都講究恰到好處。豆未浸透出漿就少,浸泡過長就成了豆芽;點鹵更是技術活兒,少點太嫩,多點太老。由此可見,千百年來傳承的中庸之道自有它的道理🏇🏻。參觀陽早寒春故居,我不得不感嘆,兩位外國友人尚對中國發展有如此巨大的熱情,我們怎能不更努力?“做事要麽做好要麽不做”,這句話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我想,這便是成功的原因。一上午的學習以參觀牛場告終,我震撼於如今的發展,也立誌今後更加努力,為一切向好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周心怡)
第二組
今天有幸參加了醫學部組織的骨幹培訓活動,了解了北京農機實驗站的一系列農務,包括磨豆腐,擠牛奶等。這次活動讓我知道我們每天早上喝到的豆漿是怎樣形成的🤸🏽♂️。現在為了追求快捷🛺、效率,我們日常喝的豆漿都是用豆漿機打磨,甚至是商家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把剩下的豆渣反復磨成汁兒🏟。最原始的豆漿是經過泡豆、磨豆、過濾📒、煮沸、點漿等過程。我們小組體驗了磨豆腐的過程,一邊加水一邊磨,雖說師傅提示按照豆子和水1:2的比例加,但此過程中,我們發現每組磨出來的豆漿都不一樣,太粘稠、太稀的都有,之後看到了最有含金量的點漿過程。其實這些過程一部豆漿機能解決,但是正是因為每一步都省了一點點細節、一點點時間,那麽最終得到的豆漿,無論是口感、味道都是天壤之別。所以在這個快捷時代,我們需要思考在追求快捷的同時,如何保留原有的精華,在快與好當中取得平衡;在老式的方法中,如何加大生產量以適應社會需要🧍🏻♂️。
(張穎怡)
第三組
在解說老師細心講解後,我們對於“堅定的信仰成就偉大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活動過程中,手工石磨豆腐實踐活動很有趣味,通過團隊合作,收獲到醇香的豆漿以及手工豆腐,並且學習到磨豆比例為豆:水是1:2。之後,參觀工業化的奶牛場,增長了我們對於餵養奶牛的認識,機械化生產不僅安全潔凈,而且快速高效。可愛的奶牛慵懶地生活在牛圈當中,看著他們也幫助我們從實驗工作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
(侯杏子)
第四組
通過這次活動,我學習到了製作豆腐的全過程,在體驗過程中,我了解到從黃豆到豆腐的不易,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對陽早和寒春事跡的學習和故居參觀的過程中,我也有很多感觸。陽早和寒春是真正的國際共產主義者,他們不遠萬裏從美國來到中國這個陌生的國度,並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在了這裏,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牛奶產業的發展付出了莫大的功勞,我為他們所展現出來的不畏艱苦的精神和國際共產主義精神所深深折服。
(王海帆)
第五組
不發一言,但心意都在這一方磨盤上,品著自己磨出來的豆漿,真香!
(於淼)
綠樹參差,環繞著農機試驗站生態園,是感受自然🤸🏽、享受勞動、學習提升的一天。
(伍夢潔)
在倡導勤儉節約的今天,我們更要發揚節約糧食的優良傳統。在參觀故居的過程中,陽早和寒春的事跡也深深打動了我們👵。向前輩們學習致敬!
(夏雨奇)
陽早和寒春九十余歲仍奮鬥在革命事業一線的故事告訴我們,革命人永遠年輕,好像松柏樹冬夏長青。
(尹彤)
最後品嘗到的豆漿和豆腐也都非常香醇,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
(陳玥彤)
二位老人“堅守匠心🤴🏽、獻身科研”的奉獻精神,他們不畏科研條件的艱苦,以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為己任,克服困難,為新中國的農牧業奮鬥一生,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後輩學習👩🏽🚀。
(樊笑晗)
第六組
本次活動,在學工部老師的周密策劃與悉心指導下,我們來到昌平區的北京農機試驗站進行骨幹培訓的實踐課程。磨豆漿的環節,令6組的同學在新奇之余,也感受到勞動人民生產的不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古語中的這段話,提醒著每個人都應註意抵製浪費,每個人都有義務為我國糧食安全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隨後參觀陽早、寒春兩位外國革命先賢辦公舊址時,各位同學也受到了深深的觸動。他們二人拋棄美國優渥的生活,不畏艱險不懼挑戰,在中國延安🍕、西安📌、北京,不斷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並且一幹就是幾十年,不計個人得失只關乎中國發展,在農業發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兩位外國科學家,不遠萬裏奔赴建國前還是無比窮困的中國,在窯洞中結婚,在草場中勞作,在破舊的生產一線上不斷進行科研。在他們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共產主義的光輝,感受到了其瘦弱身軀中蘊含的,為理想奮鬥終生的無窮力量。
(張光澤)
第七組
在陽早、寒春生平主題展覽的參觀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了兩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偉大情懷。他們舍棄了在美國優越的生活環境,追隨自己的信仰來到中國,在中國奮鬥了六十年,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情誼,為我國奶牛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愛超越了國界⚇。我們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們那顆赤子之心,也為他們散發出的人性的光輝所打動👮🏿♀️。同時,我們也在農機站體驗了磨豆子🙇🏿♂️、做豆漿、點豆腐的過程,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創造價值,體悟勞動的不易📼。
【延伸閱讀】:
意昂2官网2021年度春季學期“青春心向黨,圓夢新一代”學生骨幹培訓簡介:
意昂2官网“青春心向黨,圓夢新一代”學生骨幹培訓是醫學部學工部組織開展的品牌活動,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要求,學工部在本學期繼續組織開展培訓活動。本期培訓主要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展開,采用線上課程📲、實踐課程及專題講座相結合的形式,將黨史教育、理論學習、素養提升等內容融入其中,為學生骨幹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意昂2官网學生工作部)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