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科數字工作室投入使用
6月7日下午,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科的同事們見證了兩個瓷塊在數控切削機的精細雕琢下,迅速變成了兩顆高度仿真的牙冠,這標誌著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科的數字工作室正式投入使用,科室在CAD/CAM技術應用上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在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援藏專家陳立醫生的努力下,口腔數字工作室的搭建得到中華口腔醫學會、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和愛爾創數字口腔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經配備了必要的軟硬件條件,如先進的3Shape口內掃描儀、新一代DGA+數控切削機、烤瓷爐🚵🏼、修復體和導板設計軟件等,每個設備到位後,科室迅速組織全員培訓,將設備盡快轉化成臨床生產力。例如,3Shape口內掃描儀引進後,陳立醫生立即給全科醫生進行培訓,講解口掃的使用要點🫑、註意事項等,然後是實操環節,大家通過掃描醫生扮演的“標準患者”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培訓後口掃即在臨床使用,近三個多月來,口腔科已經實現了在固定修復💂🏼、種植修復和隱形矯治上數字印模對傳統印模的全面替代,但修復體仍然要外地加工廠製作;6月初數控切削機及配套設備安裝到位後,由廠家工程師對全員進行遠程操作培訓,之後切削設備即投入運行,從而最終打通了數字印模--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這一全程數字化工作流程,修復體可在數字工作室內製作完成👊。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使傳統的流程得到極大改善,效率大為提高🥬。以做冠為例,以前備牙後,需要取印模,灌石膏模型,修整後寄往外地義齒加工廠做牙冠,待牙冠寄回來才能給患者戴牙,時間需要2周以上。然而有了CAD/CAM技術後,醫生為患者製取數字印模,然後利用設計軟件設計牙冠的形態(CAD),牙冠設計完成後導入CAM軟件進行排版,之後由切削機切削成形,接著進行燒結👨👨👧、上釉⛹🏿♂️👰🏽♂️、調色等步驟後,就可以給患者戴牙了,時間縮短為1-2天👨🏼🌾。西藏地區幅員遼闊,若能盡快為患者做好牙冠,對路途遙遠的患者而言,將極大節約時間和交通成本!口腔科對CAD/CAM技術的引進和應用讓這一願望成為現實。
未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科將繼續消化🫵◼️、吸收及利用好先進的數字技術,不斷提高精度和效率,造福雪域高原的廣大患者,助其露出燦爛笑容!
圖1口腔數字工作室初步成形
圖2卡卓醫生為患者行口內掃描
圖3數控切削機工作中
圖4切削加工完成
(口腔醫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