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院劉燕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肌腱再生創新研究成果
近日,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正畸科劉燕研究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仿生支架材料負載重組蛋白Periostin功能性再生修復肌腱》(Functional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tendons using biomimetic scaffolds loaded with recombinant periosti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自組裝的仿生支架材料搭載重組Periostin蛋白,激活了肌腱幹/祖細胞的幹性和肌腱向分化能力,實現了肌腱缺損結構和功能的良好修復。該研究為臨床肌腱損傷的治療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且易於轉化的策略,為最終實現生物學意義上的肌腱功能性再生修復帶來希望,為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提供新視角。
肌腱廣泛分布在頭頸頜面🩼🤸🏿、四肢等部位,連接骨骼和肌肉,其結構和功能對於維持骨骼肌運動系統的穩態至關重要。新生階段肌腱的愈合能力顯著優於成年階段,然而尚未有研究剖析這一生物現象並運用於肌腱組織工程再生領域。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正畸科劉燕研究團隊創新性地利用肌腱生長發育轉錄圖譜特征篩選一種新的用於促進肌腱再生的基質蛋白Periostin,並證明Periostin可以促進肌腱幹/祖細胞的幹性和肌腱向分化潛能,進一步通過自組裝方式製備了一種新的肌腱再生修復的仿生支架材料,兩者的結合成功實現了肌腱結構和功能的良好修復👸🏿。研究揭示了使用關鍵性的生物活性因子結合生物材料促進肌腱內源性再生修復的巨大潛力,避免了傳統組織工程中繁雜的種子細胞體外擴增過程,有利於臨床轉化。團隊將繼續基於肌腱發育圖譜尋找更多可應用於肌腱組織再生修復的線索,調控支架材料理化性能以實現不同疾病背景以及機體衰老背景下肌腱組織缺損的結構和功能的協同修復,擴大仿生支架材料的應用範圍,推動仿生支架材料的臨床轉化應用,豐富肌腱組織工程的治療策略💁。
本研究在國家重大青年人才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完成。該工作入選Editors’ Highlights, 被NatureCommunications雜誌作為同期亮點評述。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正畸科劉燕研究員/副主任醫師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
延伸閱讀:
劉燕,研究員/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長期致力於納米材料及組織工程的研究,團隊主要創新成果包括:揭示內質網調控的胚胎骨礦化前體形成機製,提出聚羧酸及磷酸鹽雙靶向調控的bottom-up仿生礦化新方法;構建多級微納結構骨仿生替代材料,將骨再生率提高至傳統植骨材料的3倍且可媲美自體移植骨,並揭示內源性骨再生的免疫機製;構建肌腱樣平行☎、有序拓撲結構支架,促進幹細胞肌腱系分化,實現肌腱結構和功能協同修復👨🦰。團隊在Nature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中華口腔正畸學》等國際國內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篇;獲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Web of Science 高被引論文;主持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2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先後獲第十三屆吳孟超醫學青年基金獎、第一屆全國口腔優秀青年、國際牙科研究會William J. Gies獎、第十二屆傑出青年學者一等獎等國內國際學術獎勵26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Frontiers in Dental Medicine👨🏿🚀、《中華口腔正畸學雜誌》編委,國際牙醫師學院(ICD)Fellow🗃、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生物醫學專委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委員等。
(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