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悟思想·擔使命:醫學部舉辦“紅旗渠精神”黨支部書記培訓班
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鬥,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4月23—25日,在醫學部黨委常務副書記徐善東的帶領下,“紅旗渠精神”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前往紅旗渠精神的發祥地——河南林州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學員們通過現場教學、專題講座和座談討論等多種學習形式,深入學習偉大的紅旗渠精神,切身經歷了一次震撼心靈的精神洗禮🦽🌆。
全景式了解紅旗渠修建歷史
在紅旗渠紀念館,培訓班學員通過2000多件珍貴實物和大量歷史照片、影像資料,全景式了解了紅旗渠的修建歷史。“序廳”“旱魔”“奇跡”“豐碑”“夢想”“精神”六個部分的展示內容清楚明確地解答了“為什麽要修建紅旗渠”“是怎樣修建紅旗渠的”“紅旗渠給當地帶來了什麽”等諸多問題🏌️♂️。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勤勞勇敢的林縣人民組成十萬修渠大軍,在縣委書記楊貴同誌的帶領下,不畏艱難險阻,不懼流血犧牲,立誌改變當地數千年來因為幹旱缺水所導致的窮困局面,在巍峨陡峭的太行山上開鑿出震驚世界的偉大人工奇跡——紅旗渠。紅旗渠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它的修建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條件,也大大促進了林州的經濟發展。
實地探訪紅旗渠
沿著298級石階拾級而上,學員們到達屹立於懸崖峭壁處的主幹渠壩,順著三千多米長的險峻渠壩步行體驗,大家領略了創業洞🧘🏻♀️、兩半山👩🏻🦳、團結洞、老炮眼、神工鋪等修渠當年留下的真實印跡。走在渠道上,環行在太行山腰,才真正體會到,為什麽紅旗渠被稱作“圍在太行山腰的紅飄帶”。在紅旗渠主幹渠的咽喉工程之一——青年洞,學員們仰望雄壯險峻的巍巍太行,俯瞰靜靜流淌的紅旗渠水,仿佛又聽見當年十萬修渠大軍響徹雲霄的嘹亮號角,仿佛又看見那劈山鑿洞、人定勝天的豪邁身影。置身於這“人工天河”之中時,浮現在學員們腦海裏的詞語是“勇氣”“智慧”“堅持”,奔騰於胸中的詞語是“震撼”“欽佩”“感動”🥜。
感悟紅旗渠精神
在紅旗渠幹部學院,安陽市委黨校副教授陳曉萍給學員們做了“紅旗渠精神及其當代啟示”的專題報告,大家更加系統全面地理解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及其對當代共產黨員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啟示🧊⛹🏻♀️。通過楊貴同誌生前的訪談視頻,學員們深切感受到這位優秀共產黨員和縣委書記敢為人先🧣、勇於擔當、率先垂範、一心為民、堅持不懈的拳拳之心與高尚品格,也體會到林州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無限熱愛與擁護,質樸的言語和動人的事跡令學員們一次次眼眶濕潤。
暢談紅旗渠精神學習體會
經過三天的學習,學員們紛紛表示感觸極其深刻、必將受益終生👜。腫瘤醫院婦瘤科黨支部書記張楠在分組討論中談到,第一次參加這種沉浸式的學習,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這不僅加深了對“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感受理解,還促使自己進一步思考作為一名意昂2官网醫者的初心與使命;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會自覺以紅旗渠精神鞭策自己🤶🏿、鼓勵同事,勇敢面對從醫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困難與挑戰,始終恪守救死扶傷的崇高信念。公共衛生學院毒理中心教工黨支部書記趙鵬認為,林州人民在黨的團結帶領下,開創了“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的工程奇跡,結束了世世代代的窮困局面,實現了澤被後世的偉大事業,這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
舉辦“紅旗渠精神”黨支部書記培訓班是醫學部黨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系列活動之一👳🏻♂️。通過教育和培訓,著力提升教師黨支部書記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助力學術帶頭人成為黨建帶頭人。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紅旗渠從開工到建成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和國家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回顧和學習這段歷史不僅有助於黨支部書記們深刻理解和感悟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進行的艱苦卓絕的社會主義建設歷程,更將成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鼓舞我們直面困難和挑戰,堅持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
(組織部供稿)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