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牢記使命”——腫瘤醫院黨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
4月13日,腫瘤醫院黨委組織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黨委書記朱軍🕵️♀️、紀委書記隗鐵夫作專題講課,黨政班子成員參觀了位於房山區的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和抗日模範村馬安村🏘。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平西,由北平(舊稱北京為北平)西而得名。平西當時主要包括房山🧚🏽♂️𓀛、淶水🧑🏻🦼➡️、易縣、門頭溝等地區的400多平方公裏的面積。平西這塊土地上,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在此開辟了平西抗日根據地,這裏記錄著開創平西抗日根據地的蕭克等一大批老將軍的豐功偉績和當年30萬平西人民的抗日鬥爭精神。
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展出的就是平西抗戰史料,館內的展覽從不同側面、多個角度介紹了全國抗戰形勢和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過程,重點反映了創建和鞏固平西抗日根據地的全過程。作為全國抗日戰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湧現出了老冒山六壯士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動人事跡。
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跟隨講解員邊走邊看,時時被人民英雄不屈不撓、英勇鬥爭的偉大精神和眾誌成城、前赴後繼的革命英雄氣概所震撼👩🏽🦰。參觀後,在黨委書記朱軍的帶領下,同誌們步入平西抗日烈士陵園,大家拾階而上,依次手捧鮮花,敬獻在平西抗日烈士紀念碑前,緬懷烈士英靈,繼承先烈遺誌。
堅定信念👒、矢誌不渝
隨後,中心組成員來到紅色抗日模範村——馬安村,馬安村第一書記詹小冷的講解了馬安村在抗戰時期軍民生死與共🤙🏿、齊心抗日、絕不叛黨的紅色抗戰歷程。
十渡鎮馬安村曾是中共房山縣委和縣政府的駐地。1941年8月24日開始日偽軍沿拒馬河谷進犯,經十渡、西莊、平峪到蓬頭一路燒殺,但沒有見到八路軍主力。日軍回到西莊👩🏽🌾、王老鋪據點後。8月28日西莊據點派漢奸給各村送信,要各村送錢、送糧🙂↕️🚰、送民夫🤽🌞。信送到馬安,支部書記劉顯彬,村民委員會主任劉德忠連夜召開會議,黨員和群眾一致表示寧可讓敵人進村洗劫,也決不投降當“順民”抗戰到底。兇狠的日軍見馬安沒人來交公糧,便進村開始瘋狂地殺人放火。據村中老人回憶,在抗日時期被日軍連續燒過三次,但馬安人民始終堅決抗日,堅定跟黨走的決心,始終沒有出現過一個叛徒。1951年8月中央慰問團授予馬安村毛主席親筆書寫的“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錦旗🌃。
在詹書記的深情講解下,馬安村人民英勇抗日、踴躍參軍、克難支前、老帽山六壯士等那段艱苦悲壯的抗戰歲月,無一不深深觸動現場每位同誌的心靈👬🏼。
不忘來路,行穩致遠
當天下午,黨政班子進行了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黨委書記朱軍強調,今年迎接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是貫穿全年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我們要按上級黨委部署的要求認真開展各階段學習,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要緊緊圍繞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堅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貫通;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朱軍同誌帶領大家回顧了1939年4月13日《黃河大合唱》在延安的首演激勵了全國人民抗戰熱情,1949年4月的國共和平談判等歷史,要記住走過來的路,才能更加從容堅定地完成我們要完成的使命。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隗鐵夫圍繞黨史學習教育的現實背景、重大意義、基本要求、重要任務,以及學黨史講廉潔、不忘初心這五個方面作黨課。他指出,學史鑒今🎄、立黨治國,不忘初心🕦、永葆本色。黨員幹部應認真學習黨的歷史,才能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提高黨員自身素質🕢。要始終把加強自身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以永遠在路上的決心和韌勁,著力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才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
朱軍同誌總結時強調,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四史,以至亞洲史、世界史,要了解時代的變化趨勢🈸👩🌾、發展歷程,不忘來路,才能行穩致遠🤹🏻。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我們一定要按照黨中央和上級黨委部署要求,紮實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接續譜寫北腫建設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黨院辦)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