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動員會暨2022年科研工作中期研討會
2022年11月19日上午,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動員會暨2022年科研工作中期研討會🚠。會議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進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2平台博雅講席教授董爾丹院士作為特邀嘉賓做專題報告。醫院黨政領導班子📍💆🏼♀️、臨床醫技科室負責人、研究所所長、科研平臺負責人等參加會議。研討會由醫院科研副院長趙翔宇和科研處處長申占龍主持。
2022年初,醫院行政領導班子換屆以來,吹響了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確定了“一二三四工程”作為醫院發展戰略,廣泛凝聚共識,快速提升士氣,全面鼓舞幹勁,醫院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成績。截至2022年10月,醫院共獲科研總經費近3.5億,創歷史新高,其中作為首席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項總經費近1.2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總直接費用逾3000萬元,姜保國院士參與承擔1項交叉科學部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醫院專家分別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等6項科技成果獎。王俊院士獲談家楨生命科學獎成就獎,黃曉軍教授獲光華工程科技獎,申占龍教授獲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青年科學家獎。專利授權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數量。郭衛教授項目轉化金額500萬元,已完成公示。胸外科陳克終、血液科裴旭穎、胸外科李浩〰️🥃、消化內科徐俊🧜🏽♀️、血液科朱曉璐分別入選國家🎵、省部級人才計劃。姜保國院士領銜的創傷救治與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建設驗收👋🏽。醫院目前擁有國家血液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在內的17個科技創新基地👩🏼🏭。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2022年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醫院五年總科技量值(ASTEM)排名全國第16位,北京市第4位😮📁。2021年度綜合科技量值排名全國第18位,北京市第6位。12個學科進入全國前20名,22個學科進入全國前50名,27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0名。其中,血液病學學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國第2位,風濕病學與自體免疫病學學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國第4位,胸外科學學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國第8位,眼科學和心血管外科學學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國第9位,保持著領先的學術地位🤶🏿🐷。
醫院優勢學科眾多,擁有優質的臨床資源;但近幾年因為空間受限等原因,科研工作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製約,如何因地製宜利用有限的資源和空間實現人民醫院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如何紮實做到提升醫院科技影響力,成為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學科帶頭人和全院員工共同思考的問題。
此次大會群策群力、凝聚共識,進一步統一思想🙌𓀈、擔當作為,以科技創新為使命,以學科梯隊為力量,以項目申報為抓手,認真謀劃醫院科研發展大計。
王俊院長致歡迎詞,王俊院長指出,學科帶頭人要充分意識到科技創新對於學科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抓手,梳理學科發展重點方向,凝練前沿科學問題,明確學科自身定位,動員符合要求的科室人員全員申報。在申報過程中,醫院科研處也會通過系列舉措,協助大家提高項目申報質量。
各位學科帶頭人也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指南編寫和智庫組建工作🩱。從國家戰略需求👳🏻♂️、從行業學科視角參與頂層謀劃,並積極鼓勵學科骨幹參與到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組織工作中來。在創新中明確方向,在學科中積累聲譽,承擔起大學附屬研究型醫院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責任和使命,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拼搏創新、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醫院百年精神👌。
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2平台博雅講席教授董爾丹院士作報告。他從科技創新與發展戰略,人才培養與政策管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個方面對科技創新對於學科發展的重要意義進行了闡述,詳細解讀大學附屬醫院的內涵和任務🧍🏻♂️、功能和職能,比較了現有科技評價排行榜對大學附屬醫院的指揮棒的異同和優勢;從政策管理的角度強調了科技政策和管理是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和有效保障👨🏿⚕️。
董爾丹院士強調了醫學科學家培養的重要性,應從機製體製上給予支撐。他贊同王俊院士提出的“醫、教🤷🏻♂️、研👳🏽♂️、管、服協同發展”的重要性,希望醫院充分意識到“兩輪🐚、兩力”的作用,在科技管理的支撐作用下,以目標導向和興趣導向,積極推動科技創新。
風濕免疫研究所所長栗占國教授作報告⛱。他指出,作為優秀的臨床醫生,應明確定位和目標,承擔起對常見病🤵🏼、疑難病的診療和科學研究的責任,充分利用人民醫院豐富的臨床優勢,以臨床為主、兼顧基礎研究;結合學科發展方向和自身的興趣方向,開展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承擔起團隊的部分工作;學科做好資源分配和人才成長支撐。
栗占國教授認為,科學研究要源於臨床、重視合作,學科建設要臨床過硬、學術為本,人才成長要深耕細作👨🏿🔧、甘於寂寞。他強調,努力成為一流的臨床科室,做優秀的臨床醫生,是作為大學附屬醫院的‘人民人’的責任和擔當🏌️♀️。
趙翔宇副院長作“2022年度醫院科研中期科研總結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動員”,趙翔宇副院長對醫院2022年1月-10月的科研工作進行了總結,並進一步指出,醫院後續將針對重大項目,按照“三級聯動”⏩、“四個層次”🧕🏻⏭、“六個節點”精心組織,充分溝通,信息共享。做好申報動員、標書修改、答辯輔導等全過程服務,提升申報質量;緊抓科研人才培育工作,依托醫院卓越青年、學術新星,做好跟蹤支持與服務;健全交流平臺,營造學術氛圍;建立個人科研評估體系及學科科研評估體系,引導和激勵青年人才的科研積極性;升級科研信息系統,包括科研管理系統🚖、動物管理系統、臨床試驗與倫理系統等。優化科研平臺服務,推進院內科研平臺充分開放與共享,拓展醫院與大學、企業合作平臺的建立,加快研究型病房建設。
趙院長對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流程和具體服務舉措進行了介紹,動員各學科主任和團隊人員積極申報🖕🏽🦹🏽♀️。
討論環節由科研處處長申占龍主持,學科帶頭人紛紛發言,指出影響學科科研水平提升的瓶頸問題,趙翔宇副院長逐一給予了解答,並表示針對科研人才培養領域的卡點問題會正在著手進行疏通,醫院致力於加快建設符合國家戰略的人才力量👨🏽🎤、努力培養更多的大師、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學人才、臨床醫學科學家,夯實醫院和學科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本次會議緊緊圍繞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方向,著眼醫院科研現狀,全面總結醫院前十個月的成績,盤點醫院科研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短板,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對醫院未來的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基金申報等工作進行了部署。通過本次會議,全院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振奮精神、擔當作為,以問題為導向,認真謀劃醫院高質量科研發展🙈。
(人民醫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