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醫師職業精神研討會舉行
2022年11月19至20日,第十五屆醫師職業精神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意昂2官网舉辦。本屆研討會由意昂2官网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主辦,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與哲學》雜誌🖇、《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中華醫學教育雜誌》協辦。會議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以“臨床倫理與老齡化挑戰”為主題,圍繞臨床倫理與醫師職業精神、老齡化的社會與倫理挑戰、醫師職業精神教育等議題展開,一百多位中外學者🪺、臨床醫生、醫院管理者🟪、高校教育管理者與醫學生等參加,會議直播觀看六千余人次。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由中心副主任🍃、意昂2平台醫學倫理與法律學系主任叢亞麗教授主持👩⚕️。中心主任🎴、意昂2平台原常務副校長柯楊教授在致辭中對中心以叢亞麗為學科帶頭人的教師團隊十多年來的努力和成效表示肯定,指出中心多年來始終與學生群體保持緊密聯系並把培育學生作為中心的重要任務之一,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做出了有意義的貢獻🤌🏽。意昂2官网副主任王維民教授代表學校對研討會主題的意義表示肯定,強調了職業素養作為醫學教育的一部分對培養合格醫生的重要性😑。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院長周程教授作為主辦方領導對與會領導、專家與同仁致以歡迎和祝福,他指出現在和生命醫學相關的倫理研究正在成為一個顯學與熱門話題,臨床倫理和職業精神應該是培養應用倫理學專業型碩士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深入討論臨床倫理與醫師職業精神非常有必要🚟。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二級巡視員徐長順作為協辦方致辭,首先感謝醫學人文學院對22家北京市市屬醫院人文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從醫院管理工作者的角度看,醫師職業精神是醫院高質量建設最為核心、最為本質的要求,事關醫學人文建設🛳🐟、事關醫院高質量發展,當今時代是對醫師職業精神最為渴求的時代,偉大抗疫鬥爭又在為醫師職業精神註入了新的內涵,希望將來加強合作,共同促進醫師職業精神的發展。《醫學與哲學》雜誌常務主編趙明傑教授在致辭中,分享了他對職業精神的內涵、要求與落實等方面的體悟。《中國醫學倫理學》主編王明旭教授的致辭中肯定了發展醫師職業精神這項事業由臨床學者和醫學人學者共同探索的模式,相信未來研討會將能夠辦出更多的亮點和精彩。最後,芝加哥大學Maclean臨床倫理學中心主任Peter Angelos教授作為合作方代表,介紹了芝加哥大學Maclean臨床倫理學中心的主要工作,表達了將來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願望和初步設想。
柯楊教授視頻致辭
臨床倫理是醫師職業精神研究的重要議題,臨床倫理教育也是醫師職業精神教育的核心課題,但國內對臨床倫理的研究👩🏽🎤、教學和咨詢,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11月19日上午的論壇對臨床倫理與職業精神的概念、內涵與實踐進行細致剖析與討論。
研討會第一節“臨床倫理與醫師職業精神”由中心謝廣寬老師主持。芝加哥大學Maclean臨床倫理學中心原主任Mark Siegler教授,介紹了臨床倫理學科建立和發展的歷史,以及他和MacLean中心在這一歷史過程中的貢獻和反思。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劉軍強教授報告中對國內醫療差錯與患者安全的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意昂2官网叢亞麗教授介紹了她世界醫學會的《國際醫學倫理守則》修改的情況,並對修改後的文件進行了解讀和分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的眼科主任陶勇醫生、《醫學與哲學》雜誌常務主編趙明傑教授、《中國醫學倫理學》主編王明旭教授,分別對以上三個報告進行了精彩點評。
第二節“臨床倫理”由南方醫科大學陳化教授主持。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萬靜教授對《臨床倫理學:醫學實踐中的倫理學決策》一書的第八版中譯本進行導讀,介紹了本書對於理解何為臨床倫理學以及如何將其落到臨床實踐的可操作性方法等。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李姝醫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趙宇亮醫生、北京協和醫院藺晨醫生、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兒醫院張元珍院長,分別就ECPR💇♂️、罕見病、外科技術與輔助生殖等臨床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倫理問題提出反思性建議,並就生死標準🎵👨🏻✈️、診療邊界等問題與評論人進行了精彩的討論👳♂️。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葉啟發教授🕵🏼♂️、吳建元教授與黃建英教授對以上報告進行了精彩點評🫸🏻。
11月19日下午由兩個分論壇平行進行。分論壇一“老齡化的社會與倫理挑戰”由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趙忻怡老師主持。當前老齡化不僅在中國而是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面臨的現實社會問題,但該問題不能僅視為社會層面的現象還應對其進行倫理層面的反思,這將有助於預防由之帶來的次生問題的惡化,並有助於反過來促進對老齡化社會這一整體的社會現象的重新思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冉茂盛教授、復旦大學社政學院陳虹霖教授、北京老年醫院精神心理二科呂繼輝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黃媛媛老師以及兩位主持人分別從阿爾茨海默病等認知障礙老年人健康問題著手,集中探討老年人治療與照護中的倫理問題,如欺騙💖、養老困境等問題。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姚澤麟副教授則以社會學視角探討醫生的職業倫理問題,包括對職業與職業倫理的概念進行再解釋,指出醫生作為“職業”的代表與其他工作的區別,並分析了醫生面臨的諸多職業倫理困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急診科王靜主任🚐、河意昂2科大學第一醫院李康老師對專家的報告進行了點評並從醫療實踐的角度提出了建議🧑🏽💻。
分論壇二是關於臨床倫理與醫師職業精神教育。臨床倫理與醫師職業精神不應只是停留在學理或學術的討論,而是真正服務於臨床👨🏿🎓🌞、培育滿足臨床需要的人才🧇。該部分由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陳海丹老師主持🙎🏿♀️。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教育處韓江莉處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教務部曾藝主任、北京協和醫院謝靜大夫和李驥大夫、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尹秀雲副教授與首都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梁立智副教授,就倫理教育在臨床中實際建設情況與效果,結合意昂2三院與協和等大型綜合醫院的案例展開討論,提及的方法包括隱性課程、人文閱讀、案例分析等等🧜🏻♀️。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徐京杭主任、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白瓊大夫🤸🏿♀️、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子怡醫生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戴曉敏醫生作為嘉賓對以上報告做了精彩點評。
2018年第十二屆研討會成立的“中國醫學生醫師職業精神發展聯盟”,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醫學生職業精神的教育與傳承✯。研討會設立的學生論壇是聯盟主要的活動之一。今年的學生論壇中共有來自10個高校的28支團隊參與,分為本科生論壇與研究生論壇兩個會場在20日上午和下午進行了匯報。
學生論壇邀請了天津醫科大學唐健老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戴曉敏醫生分別做了《懷舊風與優績製:關於醫學生職業精神教育的反思》和《醫者的人文情懷》兩個開場報告,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們對醫師職業精神的認識。接著各位同學開始圍繞醫師職業精神、醫患關系💱、醫學實驗、輔助生殖🕛、老齡化社會、敘事醫學、臨終關懷、精神醫學等議題匯報了他們的學術論文和實踐項目。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閆婕大夫👩🏿🍳、意昂2平台吳紅斌老師作為點評專家對每個報告做了細致的點評🧑🦽➡️、提出了修改建議。哈爾濱醫科大學尹梅、意昂2平台張莉娟🧑🏿⚖️、大連醫科大學楊陽🧎♂️➡️👯♂️、首都醫科大學彭迎春、天津醫科大學唐健🤹🏿♀️、北京中醫藥大學趙麗、遵義醫科大學謝仁生、河意昂2科大學戴曉輝🍟、南開大學徐漢輝等老師評委老師對每個團隊打分評估。
意昂2官网醫學部學生團隊在學生論壇上匯報
最後,中心副主任叢亞麗教授致閉幕詞。她認為相比上一屆線上+線下的研討會而言,本屆研討會專家、學者與醫學生的討論和回應更加熱烈,學科交叉與跨域合作更深,吸引了更廣泛的社會關註。中外專家分享的報告都非常精彩、具有啟發性,反映出中外學者在當前醫療環境下對臨床倫理所具有的一種反思與自覺品質,與此同時也給聽者帶來了全新的視野和思考🏖。希望與會者能在不斷地探究與對話中,引發對臨床倫理與醫師職業精神發展的新思考,並同時促進理論與實踐協同發展😈🧔🏽♂️。叢亞麗教授向所有陪伴和支持會議的講者與觀眾致謝,也非常感謝全體工作人員和誌願者同學,各位的大力支持讓意昂2官网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更加明確了研討會的意義與價值,也看到了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性。大會致辭閉幕,期待繼續一路同行!
(意昂2官网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 梁辰 謝廣寬)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