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文講堂】慕尼黑音樂與戲劇大學音樂教育系主任Wolfgang MASTNAK主講《音樂治療的療效及潛在機製》
2023年10月11日下午,由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主辦的第120期醫學人文講堂《音樂治療的療效及潛在機製》在意昂2官网逸夫樓716會議室正式舉行📀🤦🏽♂️。本期講座由慕尼黑音樂與戲劇大學音樂教育系主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治療方向博士生導師Wolfgang MASTNAK教授主講,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醫學心理學系主任官銳園教授主持🙎🏽。
本期講座分為理論講授與實踐體驗兩個部分🥧。首先,MASTNAK教授對音樂治療的不同學派、方法及其應用研究進行了簡單梳理和介紹,指出醫學領域的音樂治療研究應是基於藝術-醫學-人類本體論,運用循證醫學研究範式開展的跨學科研究。
其後,MASTNAK教授結合前期臨床研究和國際相關研究成果,著重介紹了音樂治療在不同醫療領域的運用及機製研究,包括音樂幹預對早產兒大腦發展和預防腦癱的療效及神經機製、音樂治療對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幹預的潛在生理機製🈵、基於聲音和歌唱的幹預如何緩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聽等症狀、歌劇治療與身份認同障礙、音樂聆聽對慢性疼痛的幹預、音樂冥想對慢性疲憊的幹預及神經機製🚍🤸🏿、聲樂治療如何幫助阿爾茨海默患者恢復語言功能以及臨終關懷領域的音樂治療等相關研究♒️。MASTNAK教授認為,音樂治療的幹預過程一定要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及信仰系統,且音樂治療研究應結合神經科學、表觀遺傳學、量子場論和文化人類學等跨學科研究,並要深入研究幹預療效的潛在生理和心理機製。
在對音樂治療的科學研究部分進行講授後,MASTNAK教授介紹了其團隊於20世紀80年代開創的適用於醫院患者的“聲音功效(Sound Work)”臨床實踐方法,指出“聲音功效”是一種基於嗓音🧙🏼♀️、身體運動、小組活動過程的治療系統,包括聲音處理🫅🏻☮️、聲音聚焦🦶🏿、聲音平衡和聲音賦能四部分。並帶領在場的十余位師生進行了“聲音冰屋”練習的體驗活動,參與者們也分享了體驗過程中自身身心狀態💞👨🏿🎤、人際互動、情緒情感等不同層面的個人感受和自我覺察。
在講座結束後的互動提問環節,MASTNAK教授針對師生提出的多個問題與到會人員展開了熱烈討論,並對在場青年教師提出的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領域的應用、書法治療在國際上的現有研究與臨床應用等問題給予了詳細解答。
MASTNAK教授與部分參與者合影留念
(意昂2平台醫學人文學院 醫學心理學系)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