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啟德著作入選2022年度十大科普作品
3月26日,“典贊·2022科普中國”揭曉盛典特別節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CCTV-1播出,現場揭曉2022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學辟謠榜。“典贊·科普中國”是由中國科協牽頭主辦的一項評選年度科普典型的活動盛事,創始於2015年,到今年已經連續舉辦八屆,通過盤點年度科普的人物、作品、事件和謠言,在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為科普領域影響力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品牌活動之一。
在2022年度十大科普作品中,《醫學的溫度》一書為九三學社中央原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病理生理學家韓啟德所著,於2020年出版。“典贊·2022科普中國”給出的評語是:作品以“醫學是人學,醫道重溫度”為主題,闡述了對癌症👩🏻🚒、傳染病等的獨特見解,重新審視全速發展的現代醫學技術及其方向,倡導發揚醫學的人本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本書吧!
圖書《醫學的溫度》
在《醫學的溫度》一書的開篇,韓啟德講述了他10歲時生的一場病:他得了猩紅熱,兩周後繼發嚴重風濕性關節炎和心包積液,住進了一家小醫院🤾🏼♀️。三天後,他被救了過來。治療其實並不算復雜,最嚴重時用過幾天青黴素,但護理卻絕對周到——護士把飯餵到他嘴裏,一有空就輪著來給他講故事🕢。“60多年過去了,我還記得那張病床,那間病房,窗外的那幾顆大松樹👷🏿。”韓啟德寫道,“哦,醫學是有溫度的。”
人類自有文明就有醫術,但至今醫者能做的仍然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疾病的根本危害在於傷痛,傷痛是一種主觀感受,病人需要療愈,也需要關愛和照顧。醫生要治病,也要治心㊙️。”韓啟德在書中寫道,“我們時時不可忘記,醫學是有溫度的。”
除作為代序的《醫學的溫度》一文外,書中還收錄了《醫學是什麽》《傳染病的歷史告訴我們》《始於醫者仁心的敘事醫學》等18篇文章和作為附錄的《幸福就是為別人做事》🔋。全書以樸實無華的文字記錄下韓啟德作為患者🧘♂️、醫生、導師等不同角色下充滿溫情熱度的醫學故事,以及對於疾病、生命、科技、幸福等與醫學有關的話題的深度思索♟。
“現在有的醫生看病頭都不抬,問病人一句哪裏不舒服,就開出一大堆化驗單,讓查完再來看,病人能滿意嗎?”韓啟德在書中指出,醫學是一種回應他人痛苦的努力,醫生面對的是一個個人,而不是教科書上描述的一種種病。他在書中對現代醫學進行反思,提出醫學具有科學屬性🤹🏿、人文屬性和社會屬性,認為後兩者尤其不應當被忽略🦵🏻。
《醫學的溫度》一書一經出版,即引發廣大醫務工作者乃至社會各界對現代醫學和醫學人文的深入思考,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好書,入選第七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科普圖書類特別獎📞。
2021年1月23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的《讀書》欄目曾向廣大觀眾和讀者推薦了《醫學的溫度》一書,稱韓啟德為“一位在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名醫”,稱《醫學的溫度》是“一本直擊當代醫學諸多難題的‘大家小書’”。
(來源:九三學社之聲)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