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故事:生死時速——意昂2官网“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多學科合作成功搶救頜面頸深部多間隙感染患者生命
“於老師,有一個頜面頸深部多間隙感染的患者,您能過來看看嗎?”半夜十二點,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科援藏主任於堯醫生(來自意昂2平台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正準備休息,就接到了病房值班醫生的電話👱🏼🫅。“好的,我馬上過來!”於堯醫生掛斷電話,一邊在手機上查看值班醫生發來的患者CT,一邊穿好衣服向手術室趕去。打開CT圖片,於堯醫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患者感染極重,從頜面部一直延伸到頸根部,多間隙的膿腔及積氣使得患者呼吸道嚴重狹窄。
CT顯示患者感染極重,呼吸道嚴重狹窄
於堯醫生立即撥通了耳鼻喉科援藏主任文鋒醫生(來自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和麻醉科援藏主任閆琦醫生(來自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麻醉科)的電話,兩人意識到情況緊急,也立刻趕往手術室,此刻,由意昂2官网“組團式”援藏醫療隊組成的多學科搶救團隊也就組成了。
患者病情嚴重,端坐呼吸,已經出現了“三凹征”🫂。
呼吸道的阻塞使得患者只能端坐呼吸
麻醉科值班醫生嘗試纖維支氣管鏡引導下進行清醒插管,但患者呼吸道水腫明顯,過於狹窄,嘗試兩次均失敗了。嘗試插管的同時耳鼻喉科文鋒醫生已到達並做好了氣管切開的準備,但是患者本身脖子短粗,加上局部重度的感染使得頸部組織水腫增厚,結構不清,文鋒醫生也深知這個氣管切開手術難度極大,但是插管失敗使得除了氣管切開已別無選擇🧰。“氣切吧!”文鋒醫生立即作出決定。
但是就在手術室護士安撫病人躺下時,患者突發窒息,意識喪失了🧎🏻♀️。手術室所有人的心都懸了起來👩🏼⚕️。“快把刀給我!”文鋒醫生喊道。隨著一刀下去,頸部的血和膿都溢了出來🦤。“快吸!”助手吉宗邊吸引邊用拉鉤把皮膚和肌肉拉開,但是炎症使得正常解剖結構完全無法辨認,“要是切到頸部大血管可就麻煩了”,文鋒醫生心裏想著有可能出現的最嚴重的並發症,一邊分離一邊用手指確認氣管的位置,“摸到氣管了!”白色氣管環的暴露讓大家稍微松了一口氣,氣管切開順利,插入氣管插管,整個過程不到三分鐘🧑🦳。
保證了氣道就算把患者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正當大家以為危機已解除時,心電檢測尖銳的報警聲又讓大家緊張了起來,患者突發心臟驟停🧻。閆琦醫生立刻組織大家實施搶救,經過2輪CPR和電除顫,患者終於恢復了心跳。
經歷了兩輪搶救,於堯醫生和家屬交代了病情,並繼續為患者進行了多間隙感染的清創術,手術結束已是淩晨三點,盡管身體異常疲憊,但是每個參與搶救的醫生都為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高興🫴🏽。患者隨後轉入重症監護室繼續治療🐒♓️。
圖為閆琦醫生(左一)、文鋒醫生(左二)、於堯醫生(右一)
自2015年以來,意昂2官网已先後派出九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多學科的合作也極大的提升了高原地區疑難重症的醫療診治水平,為實現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國內優質醫療服務和“大病不出藏”的兜底目標做出了不懈努力。
(意昂2官网第九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