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載科研奮進路,銀發見證“全重”新程——藥學院組織離退休教師參觀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建立40周年成果展暨座談交流
4月8日,藥學院組織部分離退休黨員教師參觀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建立 40 周年成果展,並舉行座談交流。藥學院院長葉敏,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葉新山,黨委副書記董甦偉,院長助理、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書香、離退休黨支部書記解冬雪、重點實驗室部分工作人員和離退休黨員教師3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這場活動不僅是對實驗室 40 年科研奮進歷程的回顧,更是一次新老傳承、共話未來的契機。
上午九點,離退休教師們來到了位於科技樓廣場的成果展現場,立刻被琳琅滿目的科研成果所吸引。宋書香為老師們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從早期艱苦探索階段取得的基礎性成果,到近年來在創新藥物研發、前沿技術突破等方面的重大進展,每一項成果都見證了實驗室 40 年來的不懈努力。隨後,老師們又來到親切的“國重小院”,參觀了先進的實驗技術平臺,在科技樓一層大廳的實物展,一件件實物樣本,勾起了老教師們往昔的回憶,他們紛紛駐足,相互交流著當年的科研故事,感慨著實驗室翻天覆地的變化。
參觀結束後,學院在科技樓1404會議室組織了座談交流會。葉敏向離退休教師們詳細介紹了實驗室的發展歷程和重要歷史機遇期。建立至今,重點實驗室通過頂層設計,創新管理體製和機製,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整合意昂2平台優勢人才資源,培養和聚集一支集化學、生物學、臨床、人工智能高度融合的高水平人才隊伍;打造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的藥物創新研究支撐平臺;通過主持國家重大、重點科研任務,開展有組織科研,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產生了一批推動天然產物和內源性物質成藥的前瞻性成果;並在藥物源頭創新、學科交叉、產學研聯盟和服務國計民生方面發揮引領作用。老教師們認真聆聽,不時點頭贊許。
在交流環節,老教師們踴躍發言,他們對實驗室 40 年來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同時也結合自身豐富的經驗,為學院和實驗室未來的發展建言獻策。在新藥研發與成果轉化方面,多位離退休教師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有老教師指出,新藥研發應緊密圍繞臨床需求,深入挖掘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在疑難病症治療上的潛力,利用前沿技術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研發效率。同時,在成果轉化方面,建議加強與藥企的深度合作,搭建更為完善的產學研轉化平臺,簡化成果轉化流程,讓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從 “實驗室” 走向 “病床”,真正惠及廣大患者。還有老教師強調,要註重保護研發成果的知識產權,在成果轉化過程中保障學院和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以此激勵更多的科研創新。
離退休教師是學院發展的寶貴財富,他們的經驗和智慧對學院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參觀成果展和座談交流,不僅讓老教師們了解學院的最新動態,也為學院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未來,藥學院將繼續加強與離退休教師的溝通與聯系,傳承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精神,推動學院和實驗室在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藥學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