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全國人大代表劉忠軍、全國政協委員喬傑建言獻策
2025年3月4日、3月5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分別在北京開幕。全國人大代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長、骨科主任醫師劉忠軍教授和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喬傑院士參會,分別提交了議案、提案,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兩會期間,劉忠軍代表和喬傑委員分別就AI在醫學領域的應用、無償獻血年齡的修訂、營造生育友好環境、高齡孕產婦醫療監測、做好醫學頂層設計和構建高效協同科普服務體系等熱點話題接受媒體采訪。
AI嵌入醫療的每一步都要更紮實、更慎重;持續關註無償獻血年齡的修訂
劉忠軍(前排右一)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全國人大代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長、骨科主任醫師劉忠軍教授在采訪中表示,作為關乎人類生命健康的特殊行業,醫療領域早已成為AI技術探索與實踐的重要陣地。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將越來越多、發揮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但醫療和其他行業相比具有特殊性。
“我們面對的是生命、是病人,容錯率極低。即便數據上僅有萬分之一的錯誤,放在每一個個體患者身上,都是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劉忠軍認為,將AI嵌入醫療診療流程、推動AI技術面向患者,必須謹慎而行,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要更紮實、更慎重。只有當技術相對成熟,經過了無數次試驗驗證,其準確率確實有保障時,才能將其投入實際使用。“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需專業醫生進行把關。在推廣之前,還需進行積極深入地探討,以確保數據安全。”
劉忠軍強調,醫學的本質是“偶爾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AI技術的終極目標並非替代醫生,而是通過釋放醫生的機械性勞動,使其能夠更專註於與患者的深度溝通和人文關懷。每一次技術迭代都應以臨床價值為衡量標準、以患者安全為底線。只有這樣,這場技術革命才能真正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托舉起人類健康的未來。
在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劉忠軍持續關註獻血法修訂。他曾提出將無償獻血年齡上限由55歲提升至65歲,以緩解我國臨床用血的緊張局面。該建議得到全國人大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視並到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實地調研。調研組表示,劉忠軍提出的建議很重要且很有建設性,相關建議將列入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重點工作進行推動。今年兩會期間,劉忠軍表示,無償獻血年齡的修訂將是他持續關註的重點。
營造生育友好環境,加強對高齡孕產婦醫療監測規範;做好醫學頂層設計,構建高效協同科普服務體系
喬傑(前排右一)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
生育問題既關乎每家每戶的“小幸福”,又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國之大者”。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喬傑院士再次呼籲營造生育友好環境。現代女性在面對生活挑戰和工作壓力的同時,孕產期及育兒階段還需付出更多精力,這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希望在職業生涯以及孕產、育兒等方面,各項政策能給予更落地、更務實的支撐,真正營造更好的生育環境,進而推動民族的繁衍發展。”
針對很多女性在適合生育的年紀,可能因為經濟、事業等因素暫不具備生育條件,而當她們想要生育時,生育能力卻可能已經下降這一情況,喬傑表示,“生育力保存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卵母細胞凍存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能夠為患有腫瘤或良性疾病的女性以及希望推遲生育的健康女性提供更多選擇。”
高齡孕產婦在懷孕和生育的過程中,面臨孕產婦容易出現妊娠期並發症、胎兒發育異常等相關問題。喬傑強調,應加強對高齡孕產婦的醫療監測規範,降低生育風險。同時加強孕產婦“五色管理”,將孕產婦風險分為"綠-黃-橙-紅-紫"五個風險等級進行分級管理,出現預警風險時,能夠得到及時地處理。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製優勢,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加快組織實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喬傑認為,要做好醫學頂層設計,推動跨學科協作。整體學科發展既需要科研人員帶著問題去深入研究,也需要對學科進行整體評估,找到對學科發展影響較大的科學問題,頂層設計尤為重要。她呼籲,在“十五五”時期,集中攻堅突破“卡脖子”關鍵問題,全鏈條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兩會期間,喬傑還重點關註構建高效協同的科普服務體系。她建議要深化科普服務體系改革,製定完善科普標準體系,引導科普服務向規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意昂2三院)
編輯:玉潔